第196章 人是人,書是書!人書不必混為一談(第2/4 頁)
部。
你要說他的劇本質量過關?但偏偏這小子寫劇本的速度又實在是太快,快的讓從業人士真的是很難理解。
思來想去,面對《新京報》記者的提問,最終霍學海還是相信了自己的直覺:
“我的評價是,依託答辯.”
何為依託答辯?
依託答辯的意思,就是一坨大便.堂堂清華大學教授,在戲劇領域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為什麼會玩這種上不得檯面的諧音梗?
這,就不得不提到霍學海和江海近期在網路上爆發的激烈爭執。
真正的文人辯論從來都是樸實無華。
自從霍學海質疑江海抄襲,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兩人就會在網際網路上爆發激烈的爭執。
別的文人對罵,從來都是文雅而不失禮節:“夏蟲不可語冰!”
“何不溺以自照?”
“朽木不可雕也!”
“君額似可跑馬!”
可反觀江海和霍學海對罵,主打的就是一個生猛:“你媽死了,你爹也不得善終!”
“畜生東西,有媽生沒媽養的玩意兒”
“夠膽你再說一遍?”
“我他媽再說十遍”
也正是因為兩人的對罵過於生猛,這一度引來了官方的下場。
你說兩個普通人,在公眾場合這樣對罵也就算了,畢竟也沒什麼人在意。
但不管是霍學海還是江海,這兩人都可以稱得上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公眾人物在公眾場合這樣互罵?這給旁人帶來的影響不好.於是乎,在一次深夜的激烈交戰之後,官方下場將兩人雙雙禁言,官方給出的禁言理由也非常之簡單:【發言請勿帶侮辱性字眼.】
原本,雙方對罵這種事情在官方下場後,應該暫告一段落。
可像是非常之不過癮一般。
你不讓我說髒話,那我就搞抽象,整一些有的沒的詞彙來噴你這總該可以吧?又是一個深夜,針對“抄襲”這件事情,兩人再次爆發了激烈的爭論。
在雙方都說服對方無果的情況下,江海率先開火:“我上早八!”
六七十歲,已經上了年紀的霍學海哪裡能弄明白網路這些抽象熱梗?當霍學海向學生求助,詢問這【我上早八】究竟是個什麼意思之時。
學生一臉猶豫的衝著他比了個口型:
“我上早八,就是我cnm的意思.”
得知真相的莫教授氣得夠嗆。
正當他組織語言,想要衝著江海回擊之時。
不等他回覆。
江海又自創起了花活兒:
“cinema,電影院!”
“霍教授,跟我念,我cinema!”
電影院的英文是【cinema】,把【cinema】這個單詞分解拆開就是:ci-ne-ma。
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學習過小學拼音的朋友,應該都能明白這是個什麼意思?你要讓霍教授引經據典的和江海辯駁,這肯定不帶怕。
但你要讓一把年紀的霍教授和江海整這些花活兒,這不純純就屬於欺負人?霍教授被氣的手都在抖,他當即就想要還擊,可每當他編輯一些含媽量極高的語句,想要傳送出去之時。卻總是會被官方警告:
【發言請勿帶侮辱性字眼!】
訊息,根本就發不出去!
對方,能肆無忌憚的罵你。
而你,偏偏無法選中,對此卻無能為力?
憋屈!
這讓霍學海教授,非常之憋屈!也正是基於兩人的交惡,對於江海這即將上映的新劇《熔爐》,霍學海教授果斷給出了自己的評價:“依託答辯!”
“一個周寫出來的廢稿也能稱之為劇本?”
“如此粗製濫造的電影,請不要放出來侮辱觀眾的眼.”
霍學海和江海的賬號,都屬於是被官方高度關注的高危賬號。
你別說含媽量極高的一些詞彙,就算是【大便】這種只是略帶一點點侮辱性質的詞彙,如果不用【答辯】這種諧音相近的詞彙來替代,那根本就發不出去。
正當霍學海在《新京報》的《電影專欄》,發表著自己對於即將上映電影《熔爐》的看法之時。
像是高強度衝浪一般。
江海果斷上線,在《新京報》記者採訪霍學海的專欄下,直接留言:
“霍教授,跟我念——”
“我襙稱馮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