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人民藝術家上線!我就是票房保證!(第2/3 頁)
考試時候一不留神考了滿分,僥倖而已。
考大學時一不小心上了清華,僥倖而已。
明明大家平常都窮的可怕,然後突然有一天他就中了五百彩票,一夜暴富,在眾人羨慕嫉妒恨的眼神中,他揹負雙手,風輕雲淡地轉過頭來對你說一句:“僥倖而已。”
雖然江海嘴上說著“僥倖”,但不知道為什麼,蕭琳瑜總是感覺江海的這副模樣.它就是有一種逼氣十足的感覺?“如果可能的話,我也想僥倖一下.”蕭琳瑜沒忍住,小聲朝著江海吐槽了句,只見她順手從包裡掏出一疊厚厚的賬目統計,“老師讓我過來送一下這個,這是澄海大劇院最近兩個月的賬目統計,你過目一下.”
在話劇領域。
《雷雨》和《茶館》應該是各大戲劇院的票房長青?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之作。
《茶館》是老舍先生的經典作品。
在全國各大戲劇院,《雷雨》和《茶館》的上座率,普遍都保持在75%以上,幾十年來都是如此。
這應該就屬於優秀經典話劇帶給人民群眾的美好回憶?可是,自從這一屆【曹禺戲劇文學獎】名單公佈之後,江海所編著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和《感天動地竇娥冤》,這兩場話劇帶給各大戲劇院的上座率——
竟然突破75%,達到了罕見的80%?
這放眼整個話劇領域.也屬於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幾十年來,真的很少有能有《梁祝》《竇娥冤》這種型別的新銳話劇,它們的上座率居然能超過《雷雨》《茶館》這種戲劇經典?並且,這種上座率的超越還不是普通的一場兩場,是場場如此!江海一位新人,能取得這樣的成績——
這簡直就不可思議!
江海看了一眼蕭琳瑜帶來這本賬目,發現這本賬目上,不僅記錄有澄海大劇院最近兩個月的入座率統計,還記錄了一些觀看話劇觀眾的劇評影評:
“《梁祝》真的太好哭了,嗚嗚嗚嗚這絕對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感人的一部話劇,沒有之一!嗚嗚嗚嗚嗚”
“曹獎不愧是曹獎,《梁祝》拿獎的含金量絕對毋庸置疑!梁山伯和祝英臺雙雙化蝶的時候,我眼睛都哭腫了.但為什麼我個人感覺,其他四部拿曹獎的話劇,都趕不上這《梁祝》的十分之一?是我的錯覺嗎.”
“我不明白,為什麼這《竇娥冤》竟然才拿了個提名?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這寫的不比其他幾部狗屎好?從個人觀感上來講,我覺得《竇娥冤》寫的比《梁祝》還好!”
“可為什麼《梁祝》能拿獎《竇娥冤》不能拿獎?為什麼其他四部爛得像狗屎一樣的話劇竟然能壓《竇娥冤》一頭?評審組是有什麼黑幕嗎?我不理解.”
“曹禺先生二十歲寫出《雷雨》,江海二十歲寫出《梁祝》,這江海,怕不是要成為下一個曹禺.”
話劇的魅力就是在於,它能讓觀眾在現場體驗演員精湛的演技,這種型別的表演形式承載著時代的文化底蘊,也給觀眾施以淨化、奮進和美的啟迪的精神之火。
起初,江海只是動了一個念頭。
他只是想試試看,除卻傳統文學之外,他能不能找到另一條讓觀眾‘感動’的道路。
原本只是隨手一試。
誰料竟然完成的如此之好?在看過《梁祝》和《竇娥冤》之後,有相當一部分影迷觀眾,直接將江海譽為:“新時代話劇領域接班人!”
“久違的人民藝術家!”
“民俗悲情戲劇集大成者.”
該說不說,能把【悲劇】和【華麗的舞臺效果】這兩點元素,融合得如此之好,放眼中國整個新生代作家群體江海,也是獨一份!文化館,是舉辦各類展覽、講座、培訓等,普及科學文化知識,開展社會教育,提高群眾文化素質的地方。
文化館對於加入館內的文藝青年,作家群體,也會不定期組織集體活動,這種集體活動就諸如類似於採風,詩歌會,戲劇觀影.當辦事員林明旭,也就是負責接待群眾的小林。跟隨著文化館組織的活動一起,去到澄海大劇院觀影話劇《梁山伯與祝英臺》。
自從從大劇院回來之後。
他神情恍惚,嘴裡一直就持續不停的重複著一句話:
“聽聞愛情,十有九悲”
祝英臺對於愛情的忠貞,至死不渝。
梁山伯對於愛情的堅守,死心塌地。
這一切的一切,都給大齡單身,且根本就沒有任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