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誰是文壇正統?悲劇現實文學新一代(第3/3 頁)
聽聞主席鐵寧在詢問意見。
“我覺得,還需要再研究研究”
毫無疑問,在賈平凹的帶領下,鄉土文學在當今文壇的話語地位日益壯大。
他在文壇深耕幾十年,才有了現在的地位。
眼看著自己一手發揚光大的鄉土文學,終於要取代魯迅先生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成為當今文壇的正統。
如此機會,他又怎麼可能放棄?
“據我所知,江海的作品大多以外國視角為主,如果把這種西化後的作品當成是文壇主流,在國內大肆宣揚報道.”
“我覺得可能並不太合適?”
實際不管是外國視角書寫文學作品,又或者國人視角,這都是一種對文學作品立意的表達。
顯然,真要深究起來,老賈的這番反駁站不住腳。
“留洋歸來的海派作家張愛玲,也被譽為新鴛蝶派文學代表人物,你都別說以外國人視角敘述故事,她這一生光是創作的純英文小說都不下兩位數。”
“可這也絲毫不能動搖她在當代文學界的地位,更不能影響她被評為影響中國近現代史上的20位傑出女性之一”
也就是臺下,有作家小聲低喃之際。
“震雲,你認為呢?”
不管黑貓白貓,能抓到貓它就是好貓!
照道理來說,發售只不過一個星期,江海的《太陽照常升起》在西方就掀起了如此之轟動的反響。
但是!
或許是因為【青史留名】這四個字的榮耀,太過誘惑。
也或許是因為文人骨子裡的那股驕傲,並不允許自己就這樣低頭。
沉默片刻後。
“我覺得,可能還得再看看”
就是因為這點兒醋才包的餃子。
從中作協的角度來說,這場中西方文化交流最大獲勝者——
要麼,是賈平凹為首的西北鄉土文學佔據話語權。
要麼,就應該是以劉震云為首的新寫實主義,從中獲利。
事情的發展,顯然超出了自己預料。
既然兩位當事人,都已經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那這種時候,作為中作協主席的鐵寧,自然也就不好再多說什麼。
“行,那就再看看吧.”
對於江海而言——
他不在乎什麼青史留名。
他也不在乎什麼文學正統。
江海的人生字典裡,從來就只有一句話:
“我他媽開啟word就是幹!”
此刻,澄海戲劇學院,宿舍裡。
江海一邊眉頭緊蹙,一邊對著電腦螢幕,噼裡啪啦的瘋狂打字。
宛若文思泉湧般。
他的雙手不斷於鍵盤上飛舞,跳躍。
也不知過了多久。
或許,是過了半個小時。
也或許,是過了整整一個夜晚。
江海看著螢幕上《我不是藥神劇本最終稿》這一行大字,緩緩掐滅了手中的菸頭:
“終於,寫完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