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名動北美!這才是中國文壇真正的代(第1/3 頁)
西蒙和舒斯特出版社是美國本土最大的圖書出版社,它成立於1914年,涵蓋內容涉及成人出版、兒童出版、聽書和網路出版等,跟全球一百多個國家有合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圖書出版商之一。
美國立國才兩百年,而一家圖書出版社的成立,就已經超過了一百多年的時間。
由此可見,西蒙和舒斯特出版社的歷史底蘊,究竟是有多悠久。
得知《太陽照常升起》被西蒙和舒斯特出版社收錄的訊息,江海上網查了下有關於這家出版社的資料,有些意外的是——
江海發現有不聲譽響徹海內外名家的文學作品,都有被這家歷史悠久的出版社收錄。
就比如說——
哥倫比亞作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被譽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作家之一的馬爾克斯,其名下的兩本代表作《霍亂時期的愛情》《百年孤獨》。
丹麥小說家約翰內斯·威廉·延森,以富有想象力的文字,極具創造力的畫面的響譽文壇,同時被北美文學界被譽為最具備天馬行空創意的詩人,他在1944年斬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漫長的旅行》,也同樣被出版社收錄。
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的長篇作品《克努爾普》、《德米爾》、《席特哈爾塔》。
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的代表作品《羅密歐與朱麗葉》《仲夏夜之夢》。
江海發現,這些被西蒙和舒斯特出版社收錄作品的名家,在作品正式被出版社收錄之後,出版社都會給寫出這些作品的作者,標註一長段有關於作者生平的創作簡歷——
以此,來向世人展示作者本人的功勳以及在行內的影響力。
“這個出版社收錄的作品.貌似都是一些名家名篇?”
江海看著螢幕前有關於【西蒙和舒斯特】的搜尋介紹,頓時就陷入了沉思。
“換句話講.”
“只有文壇名家的作品,才會被這家出版社收錄。”
“所以.”
“我在它們心裡也被納入了名家之流???”
抱著這個想法,江海開始瀏覽起出版社對外展示的作家首頁。
他的猜測果然沒錯。
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但凡在歐美文壇能佔據一席之地,能擁有不俗口碑的文壇大家,其名下的代表作品都會被西蒙和舒斯特出版社收錄並進行印刷出版。
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正式開始之前,被西蒙和舒斯特出版社收錄的亞洲文壇大家,一共有兩位——
一位是印度的泰戈爾。
一位是日本的川端康成。
在這其中,並不存在有中國作家。
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正式開啟之後,西蒙和舒斯特出版社,特意增收了來自於中國,在亞洲境內還算是具備一定影響力的三位作家——
一位,是中國西北鄉村文學代表人物,賈平凹。
一位,是中國新寫實主義流派代表人物,劉震雲。
至於這最後一位,自然就是此刻,查閱著出版社資訊的江海了。
如果不是西蒙和舒斯特出版社這麼排序,真的是很難相信,原來在西方文學界眼中,江海的地位——
北師大,會議研討室。
中作協主席鐵寧一臉不敢置信地盯著電腦熒幕。
看著西蒙和舒斯特出版社將【江海】的名字,同【賈平凹】【劉震雲】並列,她個人是很難接受。
現如今,中國文壇能走的上臺面的作家,屈指可數。
很顯然,賈和劉兩位作家,就是能走出國外,面向世界文學推廣之流。
雖然兩人在創作領域上各有爭議,不過不可否認,不論是聲望還是地位,這兩人在國內文學界——
絕對屬於是無可爭議的最頂級。
自從【中西方文化交流】開始,大家便知曉,美國最大也是歷史最為悠久的圖書出版社西蒙和舒斯特,對於收錄進社內文學作品的質量,有著極其嚴苛的要求。
其一,但凡是收錄進社內文學作品的作者,在自己所屬文學流派一定要有著超然的影響力。
其二,作家本人投稿的稿件,一定要有過硬的質量。
中作協參加此次【中西文化交流】的名家,有超過三分之二,都向西蒙和舒斯特投過稿件。
要麼,就是被拒稿。
要麼,就是收到了來自於西蒙和舒斯特出版社要求轉投的通知。
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