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全是演技(第1/2 頁)
這個歌謠,可謂是殺人誅心!
西漢十二帝,東漢十二帝,指的是西漢和和東漢的皇帝數。
壽數有輪迴,說的是大漢的氣數已盡,正好西、東兩漢各十二帝。
最關鍵的是最後一句話:
赤帝落馬背!
劉邦當年斬白蛇起義,按五行相剋之理,火克金,因此自詡為赤帝。
所以從那以後,漢皇都是以赤帝后人來自稱。
但是現在,赤帝落了馬背,意味著他是被馬兒顛下來的。
這豈不是說、漢室就將毀在馬家人手中嗎?
劉備能坐得住?
反正當時得知訊息的馬儀是坐不住了,日日憂思焦慮。
好在沒過多久,馬優奉命來看望馬儀時,帶來了劉備的親筆書信。
上面的意思大概是:
小人想勾起老子的疑心,讓老子自斷臂膀,老子絕對不可能上當!
這封信看完,馬儀所有的擔心終於煙消雲散。
只要劉備信任他,其他的一切,都是小事。
尤其是來敏!
自從結拜以後,馬儀曾多次提點劉禪,讓他不要光學之乎者也,更要學治國方略。
從此,劉禪在來敏的課上,經常會提出質疑。
這也讓來敏對馬儀心生嫉恨,恨不能親手殺死他!
於是趁著此次民謠傳遍益州,來敏在劉備面前大放厥詞,公然汙衊他,結果被劉備喝退。
這個老傢伙,馬儀準備回益州之後,找機會直接整死他!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既然已經確定了孫茹三人的心意,馬儀就準備開始著手,策劃西歸事宜。
而馬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透過黃雀以及黃家人的關係,在府中日日擺宴,宴請江東眾文武!
但他這麼做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讓這幫人幫自己說好話,也不是為了幫自己逃跑。
他只是要給孫權一種錯覺!
一種即將留在江東,所以要努力經營起自己人際關係的錯覺!
他的這種表現,無疑給了孫權極大的信心。
甚至孫權在聽說酒宴之上,馬儀酒後曾哭訴思念益州的妻妾時,孫權已經在考慮該花費什麼樣的代價,向劉備換回馬儀的妻妾們。
在降低了孫權對自己的警戒性後,緊接著馬儀又開始為大喬鋪路。
他讓孫茹回家,假裝與大喬大吵一架。
大喬會意,以“讓馬儀交出部分馬家產業補做聘禮,掛在孫紹之子孫奉名下”為由,和孫茹大吵了一架。
孫茹懷著身孕,哭著跑回了家,再也不回孃家探望。
而大喬的“貪婪”,讓孫權既對她多了些信任,也多了些無奈。
信任她胸無大志,確實不會幫助孫紹奪取江東之主的位置。
無奈她此次和孫茹乃至馬儀翻臉,再用她的人身自由來限制馬儀,已經無用了。
於是孫權便讓駐守在大喬家周圍的車下虎士,全都撤了回來。
而大喬表現得也很“聽話”,日日抱著孫子在外買買買,儼然一副嬌慣孩子的祖母模樣。
夏去秋來,眼看時節就要入秋。
就在這時,關興跑了過來,求馬儀指點他該如何換回成何三人的家眷。
馬儀聞言,突然拍手大笑道:
“好好好,又為我添了一個籌碼!
八弟,回去遣使告訴曹操,就說我會秉明孫權,讓他將魏國的細作都殺了。
以此來換回三人的家眷!”
關興撓了撓腦袋,顯然沒懂。
馬儀解釋道:
“派細作偷殺帝國君主,小人行徑罷了,好說不好聽。
他曹操曾經想以‘漢徵西將軍’留名,可見是個注重後世名聲之人,斷不願意將此事留在史書之上。
但他又是個務實之人,讓他花費大代價解決此事,他定是不會幹。
而三個叛將親眷,這代價不大不小,對他來說正合適!”
關興這才瞭然地點了點頭。
但是緊接著他又疑惑道:
“可是這樣,不就沒法逼孫權表明立場,和曹操翻臉了嗎?”
馬儀不屑道:
“他孫權若是真看重和孫策的兄弟之情,也就不會拖這麼久,還沒有公開那些細作的身份了。
況且孫權也是雄主,名聲一事他雖然顧忌,卻不會糾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