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3/4 頁)
相顏相彈劾一下就完了,不過他倒聰明,一本奏摺寫完直接給臣看了,當時臣便定了,就用他這一份。”穆珏低聲回。
穆琛笑笑,道:“如今早朝已經夠亂,你還稱病不去,不知錯過多少精彩場面,這次彈劾牽連甚廣,一時半會兒也平息不下,朝裡亂,反而對我們有好處,珏哥你這次立了功,要想好跟朕討什麼彩頭。”
“臣所求,不過那一個人,那一件事,等嘉淑人位份上去,皇上別忘了他表哥就行。”
他們穆家的人啊,每一個都這樣。穆琛嘆了口氣,點點頭,算是應下。
“不過廣湖突然水患,朕倒是十分憂心,謝興涵倒不算是個貪官,平心而論,他也算把廣湖治理得極好,可惜在這個節骨眼上,他心中動搖,這次廣湖水患,朕怕再生事端。”穆琛臉上又浮現些許愁容。
大梁的每一個百姓都是他的子民,如今廣湖百姓深陷澤國失去家園,怎麼不讓他日夜難安。
穆珏見他愁眉不展,便道:“李耀和宋久坤都去了,他們兩個辦事,皇上無需擔憂。”
穆琛搖搖頭:“朕並不怕這個,怕就怕,沙羅水患不止,波及其他幾個郡,那便糟糕了。”
時至今日,沙羅河沿岸暴雨連連,未有停息之像,穆琛擔憂之事,假以時日,或許便會成真。
到那個時候,穆琛只能放棄部分手裡的王牌,先讓百姓重建家園為要。
“皇上,嘉淑人在宮中,到底安全否?”穆珏問。
其實他們都很清楚,宮中才是最不安全的,因為這裡柳華然已經生活幾十載,沒有人比他再熟悉那座宮殿。
穆琛臉上晦澀難辨,他答:“想來,朕也太過沒用,要是連他都護不住,這個皇帝,還有什麼好當的,珏哥,朕想,帶他出宮。”
在這個節骨眼上,穆琛要出宮,未免太瘋狂了些,穆珏剛要阻止,邊聽穆琛繼續道:“前幾日朕就在想,要不要帶著奚靖直接南下賑災,當時我們誰都沒有想到平靜幾十年的沙羅河再度水患,這或許是老天給朕的指引,只要離開宮裡,就算路途有些艱辛,但奚靖到底安全,朕也能好好盯著廣湖,讓百姓重建家園。”
他說的這樣堅定,穆珏見他心意已決,便道:“皇上想必早就反覆推敲,既然決定,那便去吧,帝京有臣在,一定能好好守住。”
穆琛看著這位年長的堂哥,終於露出笑容。
79
天啟十年六月十七;暴雨漣漣;沙羅河沿岸沐東、平水兩郡相繼發生水患,一時間數十萬災民流離失所;廣湖、平水與沐東是大梁最富庶的幾個郡府,人口眾多;一旦落為澤國,便有大批災民無處安置。
天啟十年六月十八;睿帝穆琛以代天降幅為名,第二次下發聖旨;定六月末親自南下督導賑災之事。
這一道聖旨,震驚朝野。
左右相與六部尚書相繼上書,言沙羅沿岸暴雨;河水暴漲;河堤沖塌無數,今上應保重龍體,切莫親到賑災。
帝以心意已決四字回絕勸拒奏摺。
六月十九,早朝時柳太帝君震怒,言皇帝應以大局為重,以保重龍體為要,並不得親赴災區。
帝言百姓皆是子民,如今十萬子民顛沛流離,上心難安,夜不能寐,百姓無家可歸,上也食不下咽。
朝臣皆感帝之言,柳太帝君念皇帝仁德,允其南下。
睿帝穆琛這一段佳話,被詳細寫入《大梁志中宗卷》,代代相傳。
這是睿帝穆琛登基以來,首次離開帝京,但此次以賑災為要務,帝令經行各省勿興師動眾,只先行安排休息之所即可。
六月二十,左右相令禁軍統領曹易澤率一百禁衛軍隨帝南下,同日,令太醫院四名太醫正隨侍左右,六月二十一,令康親王世子穆珏暫代禁衛軍統領之職,鎮守帝京。
在翰林院彈劾事件還未平息下去之前,穆琛便做了這一連番的動作,這也讓朝臣看到了少年天子雷厲風行的一面。
柳華然也只在六月十九出面反對過一次,自此之後,再無聲息。
上意難測,朝臣人心惶惶,都不敢在做其他動作。
以往皇帝出巡,定要提前半年降下旨意,沿途各道都要早作準備,所住離宮,也必要翻修一番。
可這次穆琛出行因時間緊迫,各部只來得及調配人員與隨行物品,其餘一律沒有準備。
穆琛不以為意,圈定六月三十為出行之日。
大梁天啟十年六月二十八,睿帝穆琛南行之事已萬事俱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