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去:“怎麼了?”
男孩子微微一驚,隨即馬上放下蹬在案桌旁邊的腿,站起身來,又揚起無辜的笑容:“沒,沒什麼事兒。阿瑪,這些都是兒子看過的了!”比了下左手邊,又接著說,“這摞都是請安的摺子。嗯,這幾本是說當地民情一片大好,氣候風調雨順的。還有這裡,這本是告假的摺子。”
男子點了下頭,坐了下來:“剛剛在嘆什麼氣啊?”
男孩子猶豫了下,到底還是小小地抱怨起來:“阿瑪,那些摺子上的話很繞哎,明明只是很簡單的內容偏偏不肯直接說。看得兒子暈暈的。”
男子只是簡單地嗯了一聲,示意男孩子繼續說下去。
男孩子便開始放心大膽起來:“還有,怎麼會有這麼多請安的摺子啊,內容都差不多的,什麼‘跪請萬歲萬安’啦之類的話,阿瑪,這樣的摺子也要批示嗎?”
男子只是笑笑,沒有馬上回答,拿過男孩子所說的那摞請安的摺子,隨手翻開兩本:“你看看這兩本有什麼區別。”
男孩子仔細地看了下,搖頭:“除了個別的詞語之外,沒什麼區別了,意思都是一樣的啊。”
男子揚起嘴角:“火候還不夠,看好了,區別在這裡。”說完用筆桿點了下第一行的部分。
男孩子瞪眼:“嗯,這是上摺子的臣子的名字,當然是不同的。”頓了下,試探地問,“阿瑪在和兒子開玩笑?”
隨後一如既往地被敲了頭,撇了眼捂著頭裝可憐的男孩子,男子清了下喉嚨:“朕沒那麼無聊!不同的是身份。這份摺子是封疆大吏的,這份摺子是巡撫的。作為封疆大吏上請安摺子單說請安的事情,沒什麼大問題,畢竟是鎮守邊境的,常年不能進京,所以要靠這樣的摺子來和朕保持一種較為親密的君臣關係,保證上下一心。至於巡撫的這份嘛,批示的時候就要問問他當地的具體情況了,比如當地的四季民生,米價怎樣,盜案多少之類,單單和朕請一句安,還不如不上這份摺子。”
男孩子認真地聽著,隨後作出頓悟狀。
然後又找出一份摺子:“阿瑪,這份摺子上說當地發現了靈芝,要呈給阿瑪。”
男子卻只是隨意地問了句:“你怎麼看?”
男孩子咬了下下唇:“阿瑪要聽實話嗎?”
男子挑眉:“敢說假話試試!”
男孩子吐了下舌:“呃,古書上都說發現靈芝是祥瑞之事,這摺子上也說這是阿瑪至仁至慈的功勞。但是,兒子覺得,其實是靈芝自己想長出來就長出來啊,和旁的事物有什麼關係,再說,宮裡又不是沒有,那麼遠運過來做什麼,誰發現的,誰留著好了。”說完有些不放心地打量男子的神色。
男子頗為無奈地搖搖頭,嘴角卻揚了起來:“都是小孩兒話,不過倒也有理。這份摺子就回他‘地方收成好,家給人足才是祥瑞,不必拿給朕看了。’如何?”
男孩子點點頭,隨後又小聲地嘟喃了句:“嘖嘖,這個巡撫算是拍在馬腿上了。”
男孩子說完這句就馬上反應靈敏地護住自己的頭,隨即屁股上卻被拍了一下,男孩子咧咧嘴:“阿瑪……”
男子輕哼:“看你再胡說八道!那份告假的摺子拿給朕看看。”
男孩子應了聲,遞了過去。
男子看完卻嘆了口氣:“這是位老臣了,為朕忙了大半輩子,畢竟年紀大了,身子也總是不好了。兒子,要是你的話,怎麼批示?”
男孩子理所當然地:“自然是準了假,讓他好好養病了。”
男子一邊提筆寫著,一邊說:“嗯,但是還不夠,摺子上還要回讓其不要亂用藥,待會兒去御醫那配了藥給他。”
男孩子點頭記下,揚起笑:“還是阿瑪有辦法!”
男子卻話題一轉:“別以為說兩句好聽的就沒事兒了,朕叫你來幹什麼的?”
男孩子作出一副頗為無辜的表情:“叫兒子來看摺子的啊,嗯,兒子這就接著把剩下的看完……”
男子卻也不再多說,單是伸手捏住男孩子的耳朵,並有向外扯的趨勢。
男孩子馬上討饒:“啊,兒子錯了,兒子是來領昨天欠下的十下尺子的。”
男子哼了一聲,鬆開了手。
男孩子可憐兮兮地揉著耳朵,小心翼翼地求道:“阿瑪,今天不用尺子了,行不行?”
男子只是淡淡地“嗯?”了一聲,男孩子就馬上投降:“當兒子沒說好了。”吸了吸鼻子,解下了褲子,垂著小腦袋,準備趴到案桌上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