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頁)
猜中了。”
葉凡微笑地任少年帶著好省腳力。“混水摸魚之計並不太難,你能這樣想,對方當然也能這樣想,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引我們入甕。尤其此時,大家都認為樹林比山路安全得多,我們定會從樹林逃跑。所以,只要把握住這兩點,在敵人慾擒故縱給出的那一霎時間內,偽裝已易容逃入樹林,再趁黑竄出,就可以在山路上平安行走了。”
少年的臉色又黑了一層,因為一切都被葉凡說中。過了會兒,他鬱郁道:“欺敵之計時間一久就會被發現,接下來該換我們躲進樹林。”
“再等等吧。”葉凡微微搖頭。“依這樹林寬廣,他們至少還得半柱香時間才會確定我們不在。”
少年聞言更加沮喪,只覺得自己是個百無一用的蠢材,曾經自持的聰慧在葉凡面前完全不堪一擊。
難道自己真的是個自以為是笨蛋?那些食客們的稱讚都只是虛應了事?自己一直生活在他們的謊言中?……
“你已經很聰明瞭。”
哼,才不要你安慰!少年豎起耳朵。
“不是安慰你,是實話。依你現在的年齡,能作到這種地步,已經是非常難得了。”葉凡在奔波中不忘拍拍少年拉住自己的手。“你的天資之高,依我所見,亦不過三五人可與你相比。”
三五人?是哪三五人?……想問。
“可是,你卻因為年齡限制而缺少了一樣東西……”
什麼東西?……微怒!
“就是經驗。
想要成功,一定要有三樣,智慧,運氣,經驗。
智慧你已經有了,而且正在日漸增長中;運氣可遇而不可求,暫時不談;只有經驗,你尚自不足,無法在第一反應就作出正確選擇。”
少年身形一顫,回過眸來,等著葉凡解釋。
“經驗,是推測的依據,兵家常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清楚你的敵人是個怎麼樣的人的時候,你才可以以心度心來推測他在這處狀態下應有的想法,再根據這個想法解出對應之道。而你想要清楚對方是個怎麼樣的人,就必須從他們處事的蛛絲馬跡中去尋找,去推敲,去猜測。這時就需要你對人情事故,眾生百相的瞭解。但這一點,是不可能一趔而就,必須從日常中積累下經驗。
簡單點說,就是實戰與紙上談兵的差別。”
少年呆了一呆,突然間醍醐灌頂,靈臺頓明,只覺得往日裡一直無法得心應手的地方突然破開了洞,一片空透。
這些道理平日裡也是有人教的,只是知易行難,聽過就忘。但在這生死關頭,葉凡以自身行事為例,慢慢說起,卻讓少年明白,原來,他不是知易行難,而是知難行易。
知,是教不出來的,唯靠自己頓悟。
一竅點通,思緒如潮湧現。少年心神一時有點恍惚,只想趁著現在難得的機會多多想通些事兒。手上卻一緊,被葉凡拉住。
怔怔回神,卻見葉凡苦笑。“半柱香過了,快進林吧。”
…………………………………………
行行復行行,數度轉移于山林之間,每每將陷於危機時,葉凡總會輕描淡寫地提點著少年。但他卻不願直接提出解決方法來,只是要少年自己想,然後他來糾正。
少年隱隱覺出葉凡是趁機教導自己,嘴上還是不服,心下早服,努力將葉凡所說的話都記下來,就算一時悟不出也可以留日後慢慢想。
眼見雁蕩主峰越離越遠,已接近蒼山支脈,守衛益見稀疏。少年漸漸放下心來,卻聽得前頭叮咚數聲瑤琴聲響,有人歌曰:
“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
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之子期宿來,孤琴候籮徑。”
少年一呆,葉凡翟然止步,神色微變。兩人雙雙抬眼望去。此時正值遠方曲徑蜿蜒,竹木幽深,一株大樹下,一人衣色淡黃,盤膝坐於地上撫琴而歌,神色閒散,悠然寧靜若山中隱士抱琴偶涉濁世,風塵不染,丰神翩然。
……………………………………………………
少年與葉凡兩人腳步似被凍住了般,即不能進,亦不能退……沒想到費了半天的心血還是白搭,‘祈世子’早已在此處守株待兔等著兩人自投羅網。
其中又以葉凡的感概最多,忍不住看了眼少年。
他自少便是在與軒轅的勾心鬥角間長大的,長久對持造成的後果,軒轅所想的他大半能猜中,但他會走的路數軒轅也多半會看出來。今次雁蕩對抗實是事出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