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3/4 頁)
沒有降雨的時候;太陽就會顯得格外的有威力;雖然只是五月初;可是現在的溫度;卻已經熱的讓人有些受不了了。
沈晨靄每次揹著畫板出門寫生的時候;都會聽人提起今年的氣候邪氣。往年的五月初;鳳城這邊晚上休息的時候;家家戶戶還要蓋棉被的。可是今年別說是棉被了;連薄毯子都快要蓋不住了。
高溫加上沒有降水;一些地勢較高的田地裡面已經開始出現乾旱的狀態了。出土的那些小苗們此時在看上去;卻是枝葉泛黃莖稈垂搭;看上去個個都是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
以往的這個時候;出土的小苗們早就應該長到人的膝蓋高了。可是今年那;才將將過了腳脖子。
就這樣還算是田裡面長的好的那一批;有很多的小苗;自打出土的那天起;就根本沒有長出幾片葉子。
看著田地裡那些半死不活的秧苗們;有不少的農民們都流露出了無哭無淚的表情。有心的人家已經拔掉不耐寒的玉米;補種上相對耐旱又好養活的番薯了。
將要到來的旱情;就如同一柄鋒利的寶劍;懸在眾人的頭頂上。羅定現在每天都要抽出時間;到他們租種下來的那些田地裡面去看一看;萬幸的是苜蓿這種東西到底還是草來著;它的抗旱能力要比其它的農作物高多了;哪怕是將近兩個月沒有一滴的降水;也沒能夠阻擋住苜蓿草們的茁壯成長。
看著田地裡面一片欣欣向榮的苜蓿草;羅定他們的心總算是可以放下一些。只要有牧草在;牲口們就有吃的;而這些牲口只要不餓死;再怎麼樣的;他們這些人都能有口飯吃。
日漸加重的旱情讓鳳城及其周圍的百姓們憂心忡忡;朝廷有鑑於此也開始積極的嘗試各種辦法;力求將這場旱災;縮小到可以控制的範圍裡。
於是沒過幾天;鳳城這邊的衙門就開始僱傭勞役;僱來的勞役們被打法到城市的四周;開挖水渠;架設水車;縣老爺還自己出資;請來涼州這邊最好的打井師傅;在鳳城的周圍選出地點;打出了兩口深水井。
朝廷的支援與行動;給了鳳城百姓們極大的信心;如今鳳城的老百姓們;那是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大家同心協力眾志成城;團結起來準備一起抵抗災情。
此時的鳳城嶽府;整個府裡裡裡外外的人都在腳不沾地的忙活著。嶽總管站在府裡的大堂中間;指揮著眾人在大堂的房樑上掛上大紅的綢緞;就在他說話的時候;從外面跑進來一個小廝;他拎著兩個大紅的燈籠;對著嶽總管問道:“東叔;常家那邊說咱們定的燈籠;已經做出樣品來了;這兩個就是他們送過來的;說是讓怎麼看看行不行”
嶽總管聞言讓那小廝將燈籠遞給自己;他拎著那對燈籠看了半天;對材料和做工都很滿意;還給小廝之後;嶽總管對著他說道:“去給常家那邊等著的人回個話;就說這對燈籠我們很滿意。讓他們就照著這對做;用的好了;以後有需要的時候;少不得會照顧他們家的生意。”
小廝聞言領命出去;他前腳才剛剛離開;後面廚房的買辦就找過來了。
負責採買的那位手中拿著一疊厚厚的宣紙;上面全是他們爺開出來的婚宴選單。買辦看著那一尺厚的選單;愁的頭髮都快要白了。
他們爺說婚宴除了大廳裡搖擺上200桌之外;門外的大街上還要放上幾十桌的流水席;只要是個會喘氣的;不論帶不帶賀禮;都可以在酒席上吃上一頓;爺要讓整個鳳城都知道;簡少爺是八抬大轎明媒正娶的進的他們岳家。
要是以往倒還好說;買辦當了這麼長時間的採買;他們爺給出的選單雖然多;只要是時間足夠的話;自然是能夠買的齊的。
問題是今年的天氣實在是邪門的很;四五個月只下了一場雨;這讓鳳城這邊好些個以種菜為生的菜農們;差一點就斷了生計。
蔬菜那東西不比糧食;那些東西可是嬌貴的很;尤其是那些長著大葉子的菜;沒有水根本就活不了。
可偏偏鳳城這邊現在缺的就是水;所以蔬菜這種東西自然就成了緊俏的貨物;自打買辦的接到他們也開出的這些選單開始;他就滿鳳城的到處跑;東南西北串了個便;卻也沒有能夠湊齊嶽衝選單上要求的那些東西。
眼看著距離他們爺的婚期是越來越近了;還是買不齊東西的買辦;只好厚起臉皮;過來找管事的尋一個法子了。
嶽管家也知道今年的年景不好;所以看著苦著臉過來找自己的買辦;嶽管家嘆了一口氣之後;將他手裡的那疊選單接了過來;翻看了幾眼說道:“你先把能買齊的東西都給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