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他就這樣安慰愁眉苦臉的組員們,增加他們的信心。
“來,我們把所有的客戶都過一遍。這是賣‘老康’泡麵的廣告海報對吧?”
“是啊,就是這家老闆,設計什麼的都不懂,一張小海報改了幾十遍……”
“那是因為他心裡頭有想法,又不知道要怎麼表達。”
“他一會兒又說要貼近生活,一會兒又說要誇張一點,我快被他搞死了!”
“呵呵,他要的效果其實就是:通俗易懂,幽默有趣。”張翼坐在電腦旁,親自用PHOTOSHOP示範起來,“泡麵是最快速最基本的果腹食物,不好吃,卻很實在。你不能以一個大家閨秀的標準來看他,應該刻畫得小家碧玉一點。你看這張圖片裡頭吃泡麵的男人,表情不夠誇張,無法凸顯飢餓的時候看見一包泡麵如飢似渴的感覺……這裡搞搞,面部肌肉修飾一點,這樣才吸引眼球,讓路人甲乙丙丁走過的時候都忍不住看上一眼。還有另外這張圖片,把這個女人的頭髮改成像泡麵一樣的燙髮,一根根全部豎起來,和他吃的差不多……然後讓她的眼睛閉上,突顯吸吮麵條時的滿足感。”
“嗯,好的……”
張翼拍拍高旭的肩膀:“加油,爭取這次啃下這塊骨頭!”
張翼對廣告的製作流程很熟練,幾乎每個程式他都得心應手,經常可以一針見血地提出意見,把顧客不滿意的地方修改好。
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張翼總是可以把客戶們哄得服服帖帖的,心滿意足地帶著他們的作品去投放廣告。
“想要不被客人牽著鼻子走啊,你們就得有自信。這份自信從哪兒來呢?不是靠聲音大,也不是靠甜言蜜語,而是你們總體能力。這個能力不僅是你們的業務基本功,還包括大到對整個市場的預測,小到消費者的心理,這些你們都要有所掌握。這樣客人一問起,這裡為什麼要這麼改啊,怎麼不照我說的做呀?你才能說得頭頭是道,他才會相信你的話。”張翼的一番話,說得馬仔們頻頻點頭,他抬手一看錶,“喲,我又囉嗦了。現在是3點18分,下午茶時間過了3分鐘,這次我來買單。”
“耶~~~謝謝老大~~~”
一群小的歡呼雀躍。
跟在張翼身邊最好的地方,就是他寬鬆的管理方式,自由的工作氣氛。
而且不論工作多忙,張翼都堅持保留下午茶時間。
按他的說法是,工作越緊張,越是要適當休息,不然累壞了大腦,它就不會給你新的創意。
於是每天下午到了這個時候,他們總是圍在一起喝茶吃點心,聊天打屁絕不談公事。
搞到其他部門的馬仔們都羨慕得要死,走過路過都要探個頭看看他們在吃什麼。
張翼所做的這些,劉銘彥都看在了眼裡。
說實話,張翼來了以後,工作也算兢兢業業的,該玩樂的時候玩樂,該加班的時候加班,公事私事分得非常清楚。
劉銘彥就算想找茬,一時也找不到地方下手。
很顯然,張翼所走的路子和自己不同。
劉銘彥對下屬,就像對自己一樣嚴格,他相信人是被逼出來的,不拿鞭子就不會往前走,只有不停壓榨,才能把他們的潛力最大地發揮出來。
更何況每天要趕那麼多稿子,哪有時間讓他們慢慢嘆下午茶?
不過,他倒是沒有阻止張翼這種做法。
他想看看這種另類的管理方式會出什麼樣的效果,讓張翼做白老鼠試驗一下也不錯。
劉銘彥知道,張翼沒那麼容易趴下。
要是那麼快投降,那遊戲就不好玩了。
第二天,一直全勤的張翼請假了,說是去搬家。
他手下的那班猴子,到了三點三,照樣下午茶。
在張翼的帶領下,這個本來不被人看好的小組,也做出了成績。
半個月下來,他們竟然搞定了先前沒人敢啃的那堆“硬骨頭”,出乎意料地在公司裡頭生存了下來。
即使劉銘彥下令其他部門把不想做的CASE往他們組裡扔,他們也能夠順利完成。
久而久之,他們有了一個新綽號——“啃骨頭小組”。
劉銘彥覺得這樣也好,張翼是新人,手下也是新人,讓他們慢慢磨練去吧。
下班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
劉銘彥拖著疲憊的身軀,開車回家。
剛剛走出電梯,過道里突然冒出了個黑影,嚇得他愣了一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