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談幾句,臨別前他對我說,他不怕死,但是他害怕悠悠眾口。”
“沒有人理解他,家人、朋友都視他為毒蛇猛獸,將他驅出家門,一夜間他變得一無所有。輿論逼他放棄希望,巴不得他早日離開。”
思嘉不響。
她想起學生時代,和同學起了誤會,就氣急敗壞,好似蒙受了天大的委屈,那時女生之間最愛拉幫結派,見風使舵,她有理說不清,想找個人講道理都不行。
氣得一整天都吃不下飯。
和她的委屈比起來,那些人的痛苦,又豈止千倍萬倍。
過了一會,有人敲門。
是療養基地的創辦人,兩個人看上去約莫二十五、六歲,衣著樸素且乾淨,據媒體報道,他們兩個人在幾年前就四處籌措資金,租下整棟公寓,專供艾滋病病患居住。
思嘉一眼認出他們,趕緊把他們迎進門。
高個子問:“你就是這次來採訪的記者嗎?”
思嘉連連擺手,“不,我是助手。曾記者住在對面,麻煩你們稍等一下,我去叫他。”
她把季良叫醒。
幾分鐘後,他們圍成一個圈坐著。
季良遞給他們一張名片,“你們好,我是五四雜誌的記者,我姓曾,你們可以叫我季良。這位是簡思嘉,我的搭檔。”
“這次來,我們是想找你們做個專訪。”
矮個子說:“我們聽說了,早上我們陪幾個新來的去醫院檢查身體了,回來才知道你們已經到了。抱歉,冬子他們幾個人對你們很不禮貌,我代他們道歉,希望你們不要介意。”
“之前有很多同行來過吧?”季良問。
“是的。來過很多記者了,一開始大家以為媒體曝光後可以得到諒解和幫助,所以每個人都很積極配合。後來才發現那些記者都是為了找個噱頭,誇張事實,引來一堆反效果,有陣子我們收到很多投訴信,指責我們拿病人炒作,還有些是罵受訪的病人的。”
高個子嘆口氣,“再後來,就變成你們看到的這個樣子了。”
是有這麼一些人,拿敏感人物大做文章,把當事人的故事誇張放大,博取關注。對於他們來說,銷量是唯一的考量,丟進記者的職業道德。
“你們放心,我們不會像他們那樣。”思嘉保證道。
“每個人都這麼說,最後都不是這麼做。”矮個子嘀咕。
高個子一錘定案,“這樣吧,我們提供你們進出療養院的自由,至於做不做得成採訪,就看你們的本事了。”
看來他才是這間療養院的話事人。
思嘉趁機細細打量他,高個子姓陳,穿一件格子襯衫,一條舊牛仔褲,白色球鞋,頭髮新剪成半寸,看起來很有精神。
不管怎樣,起碼有一個機會,只要找到突破口,他們就可以順利完成這次採訪。
10第十章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壞的開始呢?是麻煩的預兆。
送走客人,思嘉和季良又為案子發愁。怎麼樣才可以突破冬子一夥人的心防呢?這是目前最大的難題。
思嘉捶捶腦袋,“平常轉得挺快的,怎麼一到關鍵時刻就罷工了?”
季良不響。
他和思嘉一樣,腦袋如同漿糊,黏糊糊一團,理不出個所以然來。
“去外面走走吧。”季良建議。
旅館附近有條溪流,兩個人順著溪流往北走,走到盡頭,只見一個碩大的倉庫。倉庫裡面聚集了一群人,十米開外就能聽見他們的聲音。
“喂,臭小子,看到我們還不快閃?”這個聲音聽起來有點耳熟。
“憑什麼要我們把倉庫讓給你?”一聽就知道是中學生了。
“難道你不知道我們有傳染病?”又是那個耳熟的聲音。
接著,思嘉和季良就看到一群學生從倉庫走出來,其中一名學生抱著一個籃球,抱怨道:“這群壞人,仗著有病就來搶我們的地盤,實在是太可惡了!”
“算了,我們明天早上來吧。他們早上沒空的。”另一個學生說道。
“那就這麼說定了,明天早上1o點,在這裡集合。”
說罷,一行人一鬨而散。
看樣子這是個廢棄的倉庫,被這群學生改造成一個臨時的籃球場,供他們打籃球。可是今天出現了另外一群人,搶走他們的地盤。
如果沒有猜錯,那群人應該是冬子他們。思嘉想著。
她扯一扯季良的衣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