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參加研討會,臨行前花了一點時間和他討論未來的研究方向,給了他兩個題目和一堆paper。「這段期間你就做paper study,把資料整理好後再決定你要做哪一個。」
何卓安很高興,沒想到老闆這麼早給他題目了;一般外校學生,通常需要花幾個月時間學習實驗室的工作流程和核心技術,他提早幾個月上手,也讓老闆提早開始使喚他。
除了研究文獻外,該做的事情當然還是不能少。實驗室除了何卓安外,幫老闆做事的還有研究助理和研究生各兩個。兩個研究生也是今年入學的新生,和何卓安不同,他們的指導老師其實是汪教授;至於研究助理,一個是國科會的計畫專案助理,另一個是程涵方自己請的,何卓安在他們的指導下學習各種技術,瞭解老闆目前進行的研究計畫。
從助理口中他也得知了老闆的一些八卦,有些他已經知道了,有些他不知道; 知道的像是老闆有錢是因為他博後的研究成果被一家大型公司買下了,對方每年都付他大筆權利金,因此,才有能力和汪教授合開一個實驗室、且在計畫外自己另請一個助理;不知道的,像是老闆父親已故,目前和祖母兩個人住在老家、靠近竹東的舊公寓。
雖然說有錢好辦事,一個新老師要在新環境立足畢竟不是件容易的事。
閒聊間,其中一個助理孟儒拍拍何卓安的肩,說:「之後你會比較辛苦就是了。」孟儒的語氣真心滿懷同情,他預計年底出國唸書,再過不久就要離職。
何卓安嗯了一聲,沒有其他反應。助理二人對看一眼,又異口同聲說:「不過,你應該沒差。」
「啊?」
「沒事。」
何卓安還沒反應過來,那兩個人又回過頭去趕進度了。
大概也只有何卓安這樣把一切當作理所當然的人,才感受不到老闆施加的壓力。一個學期下來,何卓安對實驗室的各項技術差不多都上手了,於是乎,做為老闆的研究生(廉價勞工)生涯正式上路。
整個七八九月,何卓安的生活圍繞著實驗室,日復一日,時間在趕實驗進度、回報data、meeting、補資料、paper study中度過;相較之下,去年底和學期中那一段應該算是,嗯,蜜月期,這短短的時光如今仿若船過水無痕。就算是八月中老闆出國期間,他依然不得閒,本來面對面meeting變成遠端遙控,助理和學生們依舊是每隔幾天用email和電話向他報告進度。
──對何卓安而言,那段每隔幾天就要報data的日子歷歷在目。
如今,當報data的人換成了老闆、聽取報告的變成自己時,何卓安很不習慣;雖然報資料的是程涵方的博士生不是他本人,何卓安還是覺得彆扭。
末了,程涵方問他對於資料實驗或者脈絡是否有什麼不足和建議,是否符合貴公司所要的需求云云,他也拙於應對。
也幸虧,一切都符合預期,要是出來的結果是「打回去,通通重做」。他沒把握能立即調整自己的角色。
初步的實驗資料出來後,兩方共同擬訂之後的方向,如何就現有的結果再做修改,需要達到什麼樣的成效,大致討論過後,再定下次驗收日期。
會談結束後,剛才報告的博士生先離開,研究室剩下他和程涵方兩人。
眼下態勢,大有昔日師徒敘舊話當年的意味,何卓安侷促,彆扭,又糾結。此時他糾結的不是程涵方的想法,而是他自己究竟能不能把想說的話說出口。
程涵方卻先一步開口:「你下午有要回公司嗎?」他邊說邊站起身,似乎是想結束這場談話。
「不,我下午請假,」何卓安幾乎是想也不想就說了:「我要去看我爸。」
程涵方愣了一下,「你要去澎湖?」
「是。」
「……怎麼過去?坐船?搭飛機?」
「我訂下午三點的機票從松山機場飛,順便去臺北辦事。」
「你現在要去臺北?」
「嗯,坐高鐵。」何卓安漫不經心答道,滿腦子想的卻是該怎麼開口,下一次見面還要等幾個禮拜,可是,他想……
「我送你過去。」
「嗯……咦?」
「我送你去高鐵站,」程涵方取過椅背上的外套穿上,說:「你不是開車過來的吧?」
「唔、嗯。不是。」
程涵方看了他一眼,「那走吧。」
何卓安木木點頭,拿起外套跟在他身後出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