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1/4 頁)
找上貴族,就算他們抓來平民照顧自己平民也不會被傳染上,反倒是擦肩而過的貴族會被疾病感染;同一片土地,屬於平民的可憐田地一年能收三年的量,貴族的領土卻只能產出平時十分之一的量。
總之貴族們簡直倒黴到家了,但若是哪個貴族放□段,像平民一樣在田間勞作,他的家族反倒會漸漸強盛起來。
最先做到這一點的人是畢維斯,各地的動亂平息後,他並縮在自己的領地中享受,而是命令手下的軍隊幫助平民重建家園田中耕作。奧格瑞特家族計程車兵,大都是世代傳承的騎士,這個命令對自持身份的他們來說是一種侮辱,差點發生叛亂,讓畢維斯的家主地位不保。
然而畢維斯早就不再是魔武大會時那驕傲卻脆弱的少年了,災難令他迅速成長,十年前的真相令他抹去自己的天真,失去同伴的痛讓他真正學會了冷酷。奧格瑞特新任家主在軍隊中出現第一聲抗議時便施展了雷霆手段,與新任國王聯手給予那些出頭的騎士乃至其家族以沉痛打擊。他的鐵血手腕讓軍隊裡的聲音迅速消失,騎士們可以不在乎自己的性命,為捍衛尊嚴而死是他們的榮耀,但他們不能讓家人與自己面臨同樣的危險,於是他們十分屈辱地執行了命令。
最初他們是不甘願的,但當一個個古老尊貴的家族沒落,而他們的家族卻越來越繁盛之後,他們漸漸接受了這樣的生活;在與那些熱情淳樸的平民一同勞作時,他們漸漸摘下了有色眼鏡,睜開被迷茫五百年的眼真正看清他們的使命。
他們,是奧格瑞特家族尊貴的騎士,但同時也是伊斯特王國的子民,更是守衛王國的兵刃。然而什麼是王國?皇族嗎?早就被天雷給劈沒了。貴族嗎?敗落的七七八八了。領地嗎?荒蕪一大半了。可即使如此,伊斯特王國仍然存在,即使已經千瘡百孔,不復當年榮華,卻依舊是難以撼動的。為什麼?因為那些他們平日裡根本看不起也不會去看的低賤骯髒的賤民。
因為有他們在,荒蕪的土地再次長滿了可喜的糧食;因為有他們在,古老的尊嚴被人口相傳保留下來;因為有他們在,即使皇族不再,信仰卻永留人心。
傲慢的大兵終於認清,皇族不是王國,貴族不是王國,沒有意義的土地不是王國,只有這些淳樸的子民才是王國真正的支柱!
而他們守護的,從來都不是那無謂的榮耀,而是這一個個渺小卻又強大的平凡面孔。
思想從軍隊中間開始改變,在整個王國中吹起了改革的風。最初只是星星之火,卻在有心人的傳播之下,終於在人民心中點燃,最終形成燎原之勢!
改革成為了狂瀾,將腐朽的制度吹散。國王亞度尼斯趁著這股洪流,一舉廢除了奴隸制,並制定了新法,降低了皇族與貴族的地位,一切以法為主,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他清楚,最初的法律一定是不完整的,為了不讓那些還儲存有實力的貴族反叛,他在法律中給予了貴族適度的優待,讓反對的人閉上嘴。但同時,他設立議會,選拔優秀的人才進入議會。議會每隔三年會對現有法律進行批判,修正一些不適時的法律,當議會中人半數透過後,新法就可以取代舊法。
最初的議會中,足有百分之七十的貴族,這樣的比例讓貴族們安心。但亞度狡猾地在這百分之七十中安/插/了足有一半的貴族青年。這些青年是在重生之日後成長的,他們很容易接受新的觀點,是新法的擁護者。這些年輕人會漸漸取代老一輩,而平民中的優秀分子也會越來越多的進入議會,有個三四十年,腐朽的貴族制就會被徹底根除,並且不會發生任何動亂。
比起血腥的革命,亞度覺得這樣更好一些。
除了國民內部的改變,亞度還與各個大陸簽訂了協議,在重建期獲得了其他大陸的幫助。這些幫助中有精靈對植物的親和,有矮人精巧的技術,有獸人強大的力量,甚至還有龍族的胡吃海塞……咳咳,這個不提,龍族只是為了刺激上進心強的青年努力的存在。這些種族並沒有真正露面,但在亞度的授意下,民眾們知道他們受到了誰的幫助,並有人會告訴他們應該抱著感恩的心。
平民是簡單的,誰給他們飯吃,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他們就會感謝誰,擁護誰。於是在改革的狂風在整個伊斯特王國大地上掀起狂瀾時,各民族平等團結友愛的微風在不知不覺中吹入人們心中。因為改革的掩護,這些思想沒有引起人們的反對,也沒有多大的反響,但它們長久緩慢地在人們心中播種紮根成長。在人們意識過來時,他們對於外族的看法已經徹底改變了。
而只有當初在迷失叢林的人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