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2/4 頁)
前的空氣,不然不管看到誰,永珏都覺得自己想發火。
“戴權,念!”
不用任何人提醒,一群烏壓壓的腦袋瞬間貼上地磚,連個動彈的都沒有。
一想到等下眾人可能出現的反應,戴權心中為兩個阿哥唸了句佛,可轉念一想皇帝昨晚整整呆坐了一夜的憔悴模樣,又覺得沒什麼了。
戴權展開聖旨,細聲細氣的嗓音在金鑾殿裡聽得一清二楚。
“皇長子綿忻,年十五,德爰禮智,嫻於政事,一心求娶固倫和婉長公主之女博爾濟吉特氏為嫡福晉,朕不忍拂之,今日特賜婚。然其無心大位,甘於平淡,朕不願奪嫡之事再生,今敕封皇長子為鎮南君,劃安南、廣南、緬甸、南掌、錫金及周圍島嶼為其屬地,準其自理內政。朕之後人需多加照拂,大清與鎮南君同出一系,血脈相連,不可輕起戰亂。囑皇長子一個月後攜家眷出京上任,欽此。”
(阿緋:地方差不多就是現在的東南亞。)
不等眾人反應,戴權又展開一張錦帛,朗聲道:“皇二子綿恆,年十五,卓爾不群,熟讀兵書,文韜武略,與皇長子兄友弟恭,感情頗佳,極富先怡親王風範,今日特賜婚漢軍正紅旗副都統阿納呼佔嫡長女佟佳氏為嫡福晉,一個月後隨皇長子出京任職,欽此。”
本來綿恆是不用出京的,但是永珏不想看到殺妻仇人雍正,只好狠狠心讓兩個兒子結伴了。
等聖旨唸完,金鑾殿裡猶如一盆熱水潑進了油鍋,頓時炸開了。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偏偏沒人敢鼓起勇氣問問上面那位黑麵神,只好在下面交頭接耳,互換訊息,遲疑驚詫的眼神頻頻投向本該是名正言順的儲君綿忻和板上釘釘的賢王綿恆。
這根本就是有內。幕吧?
一個連皇帝都要稱讚嫻熟政事的皇子會無心大位?
騙鬼呢!
昨日有家中子弟在乾清宮做侍衛的大臣們則趕緊低頭裝啞巴,生怕自己被就缺根導火線的炸藥桶陛下給盯上,散盡家財不說,還丟光了祖宗的臉。
兩兄弟已經完全傻眼了,根本沒想到昨天永珏所說的後悔會是這個決定。
綿忻猛地抬頭,憤怒又悲傷的瞪著那個男人。
阿瑪,您要趕我走?
因為我堅持要娶保清,您連看都不想看到我了麼?
可是綿忻問不出口,明明是他自己放棄了唾手可得的權利,放棄了九五之尊的皇位,現在又憑什麼質疑呢?
這就是皇帝吧?
所謂的會永遠愛他不放棄他的阿瑪到頭來也不過是第二個康熙!
“二哥,你……”綿恆擔憂的瞅著綿忻,怕他想不開。
誰知綿忻卻只是微微一勾唇角,喉頭滾出一聲不屑的冷笑,當著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面拂袖而去。
這道聖旨以最快的速度傳遍大江南北,引起了官員與百姓層出不窮的猜測不說,更有甚者竟然謠傳說永珏容不下出色的嫡長子,要把他流放。
後宮的昭貴妃直接暈了過去,醒來後抱著兒子泣不成聲。
除了宗親和高官,幾乎沒多少人知道東南沿海對大清的重要性,所以他們只會無憑無據的腦補。
但知道內情的人就忍不住小小的八卦了一回,何況這也不是什麼秘密。
所以很快,兩位阿哥要美人不要江山的事就傳開了。
有人猜測那俘獲了兄弟倆的格格該是何等傾國傾城之資,閉月羞花之貌,但更多的人卻嘆惋大阿哥英雄氣短兒女情長。
有了江山,還怕沒有美人麼?
陛下是沒什麼閒心搭理外面那群無聊的人了,回到乾清宮就叫來了皇后西林覺羅氏生的七子綿惇。
自從昨天綿忻坦白,永珏琢磨了一夜,把自己的兒子們全提溜出來盤算了一遍。
老三綿恬天性與人和善,不是當皇帝的料;
老四綿悌被曾經的順妃瓜爾佳氏養的懦弱內向,不能考慮,更何況還有當初瓜爾佳氏參與造反的事兒在;
老五綿忱才華橫溢,小小年紀就通讀諸子百家,紀曉嵐喜歡的不得了,恨不得抱回去當自己兒子,可惜這小子武藝實在拿不出手,一個馬背上得天下的朝代,皇帝就算騎射不行,好歹也得能撐起場面,總不能每年的木蘭秋獮都提前安排好吧?
老六綿愷倒是文武雙全,處變不驚,也有些城府,只可惜容妃是漢軍旗,滿洲大臣不會輕易答應;
老八綿怗才七歲,能看出來才華也不俗,只是做事手段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