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3/4 頁)
收割捲起,黑色的土地能量波動,一眾哨兵緊跟著播撒下新的種子。
收割後的作物整齊地堆在飛艇後艙,這是卡恩星兩百年來第一次成熟的室外作物,具有特別的意義。大家興奮地圍在一起,七嘴八舌地爭論著這批作物該如何處理。
“吃掉!”
這是一個大前提。但怎麼吃,給誰吃一眾人爭吵不休。一公頃土地生產的作物看著不少,卻不夠整個卡恩星十幾萬人一人一口。
陸離等他們吵得差不多了才慢悠悠地開口,“打包,派人送去鎮海星,參與後勤部門的採購競標。”
一眾人:“……”
陸離笑眯眯地牽起蘇禾的手,完全無視了眾人殷切的眼神。過去三天,峽谷內種植的土地已經從一公頃擴充套件到十公頃,第二批作物馬上就要成熟。他事先已經跟李政道提過卡恩星試種的作物會加入軍團的後勤採購。這也是李政道的意思。老頭並不打算佔蘇禾的便宜,陸離也沒想過讓蘇禾同他一起養著卡恩星的駐軍部隊。
幾小時後,第一批收穫的作物已經擺在了李政道面前。老頭大吃一驚,他聽陸離說過蘇禾的種植計劃,初始並沒有太過在意,沒想到蘇禾的效率會如此高。虛擬光屏上,李政道認真地聽著蘇禾的講解,問出了自己關心的問題。“目前的產量有多少?”
蘇禾算了算,報給了李政道。目前峽谷的種植土地共有十公頃,紅麥的成長期又短,三天就能收割一輪,累計算來產量並不少。但即便如此靠著這十公頃的土地想要供給整個第七軍團肯定不夠,連滿足卡恩星的需求都做不到。
蘇禾自覺不夠,但聽在李政道耳中卻是數目驚人。老頭對生態種植瞭解不少,若是單論產量,兩者相差無幾,但蘇禾種植下作物的生長速度是生態艙遠遠無法比的。同樣的作物,蘇禾這邊三天一輪,生態艙卻需要一月一輪,長年累月下來兩者之間的差距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李政道心中計算完,笑呵呵地問:“小嚮導有沒有擴大種植的計劃?”
“嗯。”蘇禾點點頭。峽谷內土地有限,開發的十公頃土地已經是極限。若要繼續擴大種植面積,就得離開峽谷朝著外面的荒漠擴張。他計劃在希望港周圍先種一圈樹,無論在哪個星球,種樹都是荒漠化改造的第一步,同時樹林也是天然的防沙蓄水屏障。
“種樹?”老頭興致勃勃,“怎麼種?”
“我們在聯邦訂購了一批樹種,到時像紅麥一樣種下去就好。”蘇禾說的簡單,李政道卻是無法想象樹種如何在荒漠中成活。聯邦近些年人口一直呈爆炸增長態勢,中心區域擁擠不堪。政府各種號召聯邦公民遷移邊境區域,但效果甚微。惡劣的環境,黑暗獸的威脅是擋在聯邦政府面前的兩大難題。
“種下去就好?”老頭的好奇心徹底被吊起。
蘇禾點點頭,努力給李政道講述能量場的原理。一老一少隔著光屏相對,陸離在一旁看的有趣。一直等兩人說完,他才抽空對李政道提了沈謹的安排。
“飛雪星獲罪的那批人?”老頭沉吟,“流放的碎木星正屬於第七軍團的轄區。”
陸離點點頭,這一點也是沈謹有心了。雖然不知道沈謹在流放地上出力多少,但正是碎木星屬於第七軍團的轄區,陸離才決定接受沈謹的“禮物”。鳶尾號駐守卡恩星隨時要提防黑暗獸的出現,哨兵們無事不會輕易離開駐地。透過蟲洞跳躍能第一時間趕回星球,是陸離最先考慮的事。
李政道對這種事向來睜隻眼閉隻眼,這一次也不例外。他想了想反而提議,“既然如此你們正好帶採礦艦回鳶尾星一趟,卡恩星這裡調凱洛克戰隊來駐防幾天。”
“也好。”除了蘇禾需要的樹種,陸離還在聯邦訂購了大批的機械物資,這些東西都需要運回鳶尾星。即使李政道不說,陸離也會爭取儘快返回一趟鳶尾星。
兩人很快安排妥當,一天後,凱洛克帶著第二戰隊的成員抵達了卡恩星。
對於李政道的這個安排,凱洛克是萬般不情願。白元星雖然環境也惡劣,但比起卡恩星黃沙漫天還是好很多。他一路跟副官趙應元抱怨,“卡恩星到處都是沙子,什麼都沒有,整個星球一丁點植物都看不到,誰會喜歡待在這種地方。”
“……”趙應元。跟隨凱洛克多年,他早已習慣了將不重要的話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伴隨著凱洛克的抱怨,星艦很快出現在希望港上空。越來越多的哨兵聚到舷窗兩邊,凱洛克百無聊賴中發現了這一點,拉著趙應元問:“他們在看什麼?”
趙應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