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頁)
遠不要輕言放棄。做人要以品德寬厚為上,不管是待人還是接物。”
召陽微笑著點了點頭說:“好好習字吧。”說完便要走,但是被寧川叫住了。“首座,為什麼要寫這兩種字?”寧川指著那兩行字問。
召陽很是奇怪此童會問如此問題,不簡單。“我無門已傳承三百八十餘年,其間自有不少師叔祖,著書立作。你若不想參閱,自可不習。”
寧川點了點頭。當然要學了,不學怎麼看書。召陽又回到他的桌前看他的竹簡去了。
寧川看著桌子上的毛筆,紙,還有那些字。他又是一陣頭疼。從新回到學校學習,寫字讀書……呵呵,真是世事無常啊。
就在寧川努力地與毛筆和小篆奮戰的時候,他似乎感受到一股熾熱的視線。寧川回頭,只是看見那些小孩在有模有樣的認真練字。寧川疑惑的把頭轉了回來,繼續拿毛筆寫字。
元習,看著習閣首座將那個孩子領了進來放在他前面,看著他們有說有笑……
昨日未消散的妒恨又回來了!好!雖然我還不知道你誰,但是,我一定會把屬於我的榮耀全拿回來。一定!
寧川只覺得背後涼颼颼的。
這絕對是寧川第一次拿著毛筆寫字。拿筆手法呀什麼的都是寧川現學的,嗯,還是跟他後面的一個小孩子學得。那個小孩,拿筆很穩,字也寫的漂亮,長得也很可愛。
寧川佩服了一下古代的小孩就認真練字了。可是,寧川就沒有安生過,坐的腿麻,字寫得又難看,午飯又沒吃。寧川只覺得這個下午異常的難過。
終於未時過完了,召陽宣佈放課。寧川把桌子上的東西收拾好,就一瘸一拐的慢慢往勤閣、他晚上睡覺的地方去了。可是走著走著就發現問題了,寧川迷路了……
因為寧川是無名門這將近四百年裡唯一的個例,他不在體系之內。這一次的四十九個人皆被授予元姓,例如,元習。他們一共被分在十間房子裡,每間五人,最後一間房間四個人。這一片山谷算是異常大的了。建築就有大小一百多座。
建築分佈是這樣的,正中間是一片高大的建築,建築主體是無名的大殿,學社(習閣),藏書樓等。
北面在中國古代一直是地位的象徵,坐北朝南是北方居民房屋常見的佈局。這樣蓋房子,冬暖夏涼。一般是家中長者住北面。所以,無名的北面建築主體就是門主的居所,以及一些德高望重的長老的住所。
東面的一片建築主要是琪恆這一輩的人,還有一些召字輩的人在住。
西面就是十年前來的那一批人了的住所了,每三人一間。他們都是季字輩的了。當然了,還有元習他們。因為召雨是無名的勤閣首座住在北面,連帶著,寧川也在北面住。住的是上一任勤閣首座貼身侍人的小屋。在北面最靠西的小屋,有些偏僻。
南面是一些侍者的房屋。飯廳,還有倉庫等。無名的廚房是在東房與南房夾角的位置取的是“木生火”的道理。 東方屬木,南方屬火,“木生火”古時候做飯沒有天燃氣 ,沒有液化氣,只能用劈柴。
而最重要的五穀輪迴之地是建在北房與東房夾角。北方屬水,東方屬木,南方屬火,西方屬金。按照五行相生的道理“水生木”,水是萬生命之本,木是萬物之源(花草、樹木、莊稼……均屬木)。 古代沒有化肥,靠天吃飯的人們所說的“肥水”當然就是指的糞便。莊稼沒有肥料(糞便)肯定不行。所以人們希望每年都是一個好年景,莊稼可以大風收。還有一點是因為,北房是家中輩份最高的人住的,而往往輩份最高的人又都是上了年紀的人,所以也要把廁所建在北房的旁邊,同時也體現了古人把美好的願望賦予到現實生活當中的理念。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無名的後“花園”。無名的地理位置很偏僻,有是有意避世。所以,無名有自己管轄的兩三百人的小村莊。這個村莊,在無名的後方。這裡有莊家地,種著小麥,粟(野生的粟被稱為狗尾草!),黍(黃米,小米)。還有不少桑,痳。菜地裡種著,白菜,青菜,蘿蔔,大豆,冬瓜,韭菜,黃瓜,等。一大片池塘裡,養著蓮藕,魚之流。山坡上好長了不少果樹,野生動物,和一些放養家禽。崑崙山脈也有不少鹽湖,一些湖裡的鹽基本上可以直接食用。可以說,無名基本是完全可以自己自足了。只是偶爾會需要下山去採購調味品,或是谷裡沒有的藥物。因為有地熱,不受氣候的限制,所以,谷中的作物還是充足的。
當寧川不知東南西北的一陣亂轉之後,順著炊煙來到了廚房。寧川這個身後已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