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1/4 頁)
“好!”傅山讚道,“臉貼著石壁,眼睛只看著面前的石壁,不要向下看,抓緊鐵鏈,用腳去找那木板,腳下穩住……對!跟上爹爹的步子,想著自己在一片草地上,圍著一塊巨石走……”
褚仁聽了,有點想笑,但又緊張著,笑不出來。
傅山嘴上一刻不停的講著賀志真的傳說軼事,褚仁耳中聽著,腳下走著,不知不覺間,竟然順順當當走完了這一段險路。
立於華山南峰的懸崖邊緣,褚仁發現自己的腿站得穩穩的,再無半點顫抖,心中也無心悸之感,這畏高症,只怕真的是治好了,不由得心中暢快,縱聲長嘯。
“景色怎樣?”傅山笑問。
“真好!”褚仁回眸笑答。
注!
1
關於石碑:朱彝尊《曝書亭集》記載:予友太原傅山,行平定山中,誤墮崖谷,見洞口石經林列,與鳳峪等皆北齊天寶年間字。(傅山發現的碑在平定,應屬太行山脈,因情節需要改為恆山山脈)
2
橫屍在這大林丘山之間……:見《霜紅龕集》卷三十《與居實書》:“六月倉皇一登北嶽,時實覐死在旦暮,唯恐今世之不得一了嶽之緣,非汗漫,非逍遙,實尋以死所,冀即橫屍與大林丘山間,如翟生心事……人無父母了,便是無根草,有甚依倚,有甚趣味……”(也從側面說明傅山喪母后的淒涼心境,在明的遺民當中,厭世一直是一種脫不開的情緒)。
3
神州不生草,誰當有室家?:出自傅山詩《願旱》。
4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出自《論語八佾》。
5
可禪、可繼、可革,而不可使夷類間之!:明,王夫之語。
6
賀志真:全真華山派開派宗師。
7
戴廷栻《高士傅壽毛形狀》記載,傅眉師從汾州僧人續宗,續宗原名曹國裔,為明劉鎮帥的部將,文中說傅眉“縱躍山坂,上下如飛,橫槊舞劍,攬勁弩能左右射……鹹以周盤龍擬之。”
《仙儒外紀》卷十記載:“壽毛臂力過人,所遺長槍,數人不能舁。”
可見傅眉功夫應偏向外家一路。此文不便展開過多枝節,便都歸到龍門派了。
8
畏高症的暴露療法,就是讓病人處於最強烈的畏高情境衝擊之下,以迅速矯正病人的畏高症狀,見效快,但是危險大。
作者有話要說: 快寫完了,最多還有十章左右吧
下半章來了
關於恐高症,多說兩句
我自己是這個療法的受益者,我也有輕微的恐高症(在文中用畏高症這個稱謂是覺得比恐高症古雅一點),大學時候在秦皇島柳江盆地實習時,我忘了是在雞冠山還是288高地了,那個山的山頂像個張開嘴的老虎形狀,因為要看寒武紀的徐莊組或者是張夏組地層,需要從側面的懸崖下到“老虎嘴”裡,就幾米的路,但是是直上直下的,很險,全班60人都下去了,我不敢下,當時教地質的陳樹傑老師就說你不下全班同學都陪你耗著,最終我還是硬著頭皮下去了,剛下去的時候窩在“老虎嘴”深處不敢動,但是老師講完課上去的時候完全就沒感覺了,恐高症基本上治癒。
☆、滿紙悲歌耳後鳴
秋去春來,轉眼四、五年歲月匆匆流過。
除了隆冬和酷暑,褚仁都會這樣陪著傅山四處雲遊。登山訪碑,尋古訪友,足跡踏遍了黃河流域的山山水水。
褚仁隨著傅山,一一見過了戴廷栻、周容、閻爾梅、謝彬、殷宗山、楊思聖、孫奇逢、閻若璩、王顯祚、朱彝尊、曹秋嶽、李因篤、屈大均、戴本孝、吳雯、畢振姬……這些明的遺民,見識了他們的詩、書、畫、人,見識了他們的文章與風骨。
“吾輩有一毫逃死之心固害道,有一毫求死之心亦害道”。褚仁終於瞭解了這句話的深意。若其形其勢,不得不死,自然不可赧顏苟活,但若無必死之理,卻也不能貿然求死,甚至不可隱居遁世。活著,賦詩作畫也好,著書立說也好,開館課徒也好,都是在傳承漢家的文化,讓它綿延不盡,讓它發揚光大。形散了,魂卻不滅;薪盡了,火卻長存。就像那洪門一樣,三百年反清復明,屢起屢蹶,最終終究在辛亥革命的大潮之中,圓了明月一夢。
死節與守節,本無輕重高下之分,雖說千古艱難唯一死,但活著,以此有為之身,做有為之事,一生堅持始終,不會變改,反倒是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