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得出是寫的很急,再配上那句話。彷彿就是昨日剛寫下的似的、彷彿那人還在山上等著似的。
作者有話要說: 這一章寫的我快出家了,以後爭取不再寫這種玄而又玄的玩意兒了。這一章算作過渡章吧,想讓小受拜師然後身懷絕技什麼的……原諒我這個當孃的心情吧,這孩子是個呆貨,那就多加持一些特殊技能用來日後防身也好。畢竟,如果從了小攻那過的可是水深火熱的生活呀。
☆、第四章
“父親我要去墨子山。”
“去那裡做什麼。”
“這個叫明陽散人的讓我給他送壺酒。”平安把那張紙遞給父親。
父親拿著那張紙沉默片刻,“你太小了,不能一個人去,過完年我和你一塊兒。”
“可是他說‘速來’……”
“你知道這明陽散人是何人物?”
平安搖頭。
“本朝建國的時候天下大亂,此人助聖祖皇帝平定四方,有蕭何諸葛之功。開國以後,告老隱退,雲遊天下。”
“原來是這麼厲害的人物呀!”
“但開國距今已有百年了,這人怕是早就作了古。清明的時候我們帶上酒到墨子山祭奠便是了。”
“可是他說了‘速來’了。”孩子依舊固執道。
其實平安的父親也挺為自己兒子發現了明陽散人的遺物而高興的。
但高興歸高興,馬上拎著酒趕去墨子山這種事還是太蠢了。不如清明去祭奠一下倒也算雅事一樁。
可是,作為父親的賀箏卻沒能拗的過自己的小兒子。
來到當時發現繡球的酒家。
明陽散人要求“速來”的前朝酒便是這張家酒樓特產。
“為何要叫前朝酒?”平安的父親賀箏問道。
小二回答,建國初年,常有祖籍江東的前朝遺老在此相聚。這酒都是百年的佳釀,封存的時候自然還是前朝的繁盛時期。久之,便喚作“前朝酒”。
“只是不知明陽散人前半生助祖皇帝開國,終了,卻也愛飲這前朝酒?”賀箏自語。
墨子山是一座上不去的山。
山上盡是機關,無論怎麼走最後都會走到迴路。
相傳,這是當年墨子設下的機關。
春秋戰國時期,此山便是墨家一派根基之地。待到漢代,罷黜百家,墨家凋零,墨家弟子就全部退居此山。
只是如今時隔漢代已近千年,也不知墨家弟子還會在此山中?
賀箏原本只想在山下祭奠一下。平安卻拉著父親的衣角,“上山吧。”賀箏解釋道,“這座山上不去,進山兩個時辰必返回原路。”
看看父親,又回頭望望墨子山,小聲道,“我們試試吧。”
“自古就上不去。”
於是父子就這麼僵持住了。
如果這時候母親在的話說不定雙方還可以達成一個妥協的意見。
奈何這父子三人都是極固執的人。父親不肯去,兒子雖默默地低著頭卻不肯走,哥哥站在一旁竟也一句不勸。
最後達成的意見是父親和哥哥在山下等著,弟弟自己上山去。
平安拎著那壺前朝酒,憤憤地獨自上山了。心想,爹爹真是的!哪有這樣讓一個八歲孩子自己上山的!
可惜賀箏就是這麼個性格。當年他科考為一甲十六名,原本應該入翰林院當個編修。卻因為太過耿直得罪了許多人。
朝廷黨派林立,原本被一個黨厭惡就必定被另一個黨歡迎。可是他居然幾面不討好,得到了兩府大臣們的一致討厭。最後頂著“愚忠”、“腐儒”的評價黯然罷官回鄉。現在在幾個村子之間奔波授課,也只能使全家不至於捱餓。
大兒子賀溫玉雖然才十四歲,可是其父的性格在他身上已經初見倪端。上學堂的時候連先生的面子都不給,有錯必糾,弄得先生十分尷尬……現在索性在家自己讀書寫字。
小兒子賀平安性格倒是意外的好,見人就笑。可是卻是個“痴木匠”,遇到自己痴迷的事情便是一分都不肯妥協了。
其實平安上山的時候賀箏還是挺擔心的,但是他想反正這座山也上不去,兩個時辰之後必得原路返回,讓這孩子吃吃苦頭長長記性也好。
一個時辰之後賀箏又想,不對,這孩子才八歲,自己做的似乎過了些。
“溫玉你在這裡等著,我去把平安找下來。”
哥哥點點頭就原地等著了。
又過了一個時辰,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