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計較了。
當登上城樓的那一刻,宇文邕被眼前的場景驚到了。萬家燈火、紅牆綠瓦、兒童嬉戲,甚至有的人家,炊煙未停,相較於剛才的那種奢靡,顯然這種景象更令他歡喜。
“怎麼樣?不錯吧?”宇文孝伯得意的道,雙手趴在城樓邊緣,看著哪一篇燈火闌珊。
“長安真的很美。”宇文邕眼裡,仍是一片興奮和驚歎。
“是啊,長安真的很美。”
抬頭仰望夜空,才發現皓月當空,銀白的光暈淡淡的散開,如輕紗一般。
“你瞧,月亮好美。”
“是啊,好美、好大、好圓、呃……好像一個大大的餅。”
宇文邕側眼看了一□邊的人,那一臉的饞樣,默默的收回目光——子曰:不可言。
吒奴氏跟在宇文泰身邊那些年年不是白跟的,如她所言,在接風宴後沒幾天,宇文邕便被送到學社,接受先生的授課,和倆位兄長一塊。
宇文邕與宇文毓相差十歲,而宇文覺只比宇文邕相差一歲,有些課程需先生單獨授課,但他一人,恐會有些枯燥,便派來了一位陪讀。
“怎麼是你?”宇文邕看向來人,腦中立馬引出一張臉——將月亮比作大餅。
“宇文孝伯拜見四殿下。”宇文孝伯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禮,趁著先生不注意,,對著宇文邕做了一個鬼臉。
“你!”宇文邕眼珠一轉,對先生道,“先生,學生對孔夫子的《勸學》中有些不懂,能否讓孝伯為學生講解?孝伯自幼生活在長安,學識定比學生要廣博。”
“既然殿下開口,那孝伯——你個小子在做什麼?!”傅雲轉身一看,宇文孝伯正在衝著宇文邕作怪,立刻斥道,“豈能對殿下不敬?老夫教你的禮節呢?”
“先生,我錯了。”宇文孝伯不敢頂撞老師,倒真的賠罪了。
“先生彆氣,孝伯是性子活潑,再說,我們是堂兄弟,開玩笑不傷大雅。”宇文邕及時出來制止傅雲的話。
“孝伯,你看看,這才是有禮教的孩子。”傅雲坐在一邊,接著道,“殿下,孝伯,你們今日的第一件功課便是抄寫《逍遙遊》,明日給我一篇心得。”
傅雲如此不知並非有意為難,而是因為,這兩人都是未滿八歲的孩子,但是已經熟讀《論語》等書籍,這文章出自莊子,一代大家的心思,他想看看這等聰穎的孩子們如何看待。
“是,先生。”
兩人分別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將紙張鋪在案桌上,備好筆墨之後,便開始抄寫。窗外的風吹進屋內,書頁不小心被吹動,之間兩少年的眉頭輕皺,伸手將書頁翻回,繼續抄寫文章。
傅雲滿意的看著兩個正襟危坐的孩子——孺子可教也。
不知不覺,時間已到正午。
“你們抄完了嗎?”
“回先生的話,學生已經抄完,請您過目。”宇文邕將抄寫好的文章交給傅雲。
簡單的看了一下之後,傅雲道,“不錯,這般年紀能寫出這樣的字,可見你的用心。”
“孝伯,你的呢?”
“啊?寫完了,請先生檢查。”宇文孝伯顯然打了一會兒的瞌睡,急忙起身。
“你的字比上次好多了。”
“真的?多謝先生誇獎。”宇文孝伯樂呵得眉眼都彎了。
“好了,你們先回去吧,心得明日上課交給我。”傅雲揮揮手,讓兩人先回去。
傅雲看著兩人遠去的孩子,作為一個漢人,能夠在一群鮮卑人中做到如今的文職,已經很不錯了,若是有排斥漢人的現象,他可做不到現在的位置。
宇文邕和宇文孝伯聽到後,立刻拜別傅雲,向外跑去——坐了半天,真累人!
“喂,你要不要和我去外面玩?”
“能出去嗎?宇文邕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還能像在同州,和夥伴一起出去玩。
宇文毓正準備去書房和父親交談事情,沒想到的是,居然在宮門處看見正在糾結的兩個人,不由的發笑,聽見對話後,更是笑出聲來,小孩子就是比大人好玩。
宇文邕聽見笑聲,疑惑的回頭,正好看到宇文毓站在那裡,頎長的身材和溫潤的笑容,讓人打從心眼裡喜歡上。
“大哥。”
“長殿下。”
“四弟,你想出去玩?”宇文毓點了點頭,接著說道,“其實出宮只要在宮門關上之前回來就好。”
“真的嗎?”宇文邕看著他,眼中冒出希冀,立刻看向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