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3/4 頁)
可惜出生的順序根本由不得人。那麼如果李世民得到了世上最高無上的權力,是不是就能讓李建成只屬於他一個?
可惜李世民沒聽到李建成後面說的是“對不起”。姜尚法力高強,他的預言都會成真。如果竇氏的孩子只能活下來一個,李元吉希望活下來的是李建成,李建成卻希望活下來的是李世民。
*****
女兒結婚當天就死了婆婆,長孫晟喜憂參半,喜的是不用擔心女兒會受婆母的氣,憂的是婆母的死毀了女兒的新婚之夜,更過分的是李世民以服喪為由,要求三年不與長孫瓏兒同房。長孫晟不忍心女兒剛結婚就守活寡,說李世民孝心可感,但是女兒新婚,能不能把服喪期縮短至一年,哪怕是兩年也行,結果李世民搬出一大堆的大道理,說服喪期間不和長孫瓏兒圓房,也是憐惜妻子年幼,想等她再長大一些,並且一再保證他也絕不會在服喪期與別的女子親熱,絕對忠於妻子。可長孫晟還是覺得三年太久,最後兩人討價還價,將服喪期定為兩年。
服喪只需披麻戴孝,不需要禁慾。李世民以服喪為藉口逃避圓房,李淵不由得擔心兒子是不是在什麼難以啟齒的方面有問題,便找來李建成商量。李世民在李建成面前向來是撒嬌耍賴什麼都上,李建成也真的把他當不懂事的小孩,拿了李淵那本掛羊頭賣狗頭的《呂氏春秋》,讓他好好地學習學習“大人的事”,結果李世民翻了沒兩頁,就擺出一副道學先生的面孔,說爹爹不應該把這種書放在書房裡侮辱聖賢,繼續躲在房間裡看他的《孫子兵法》看得津津有味。
弟弟還沒有長大嗎?還是把他教得太正直了?把正常的生理需要也看得骯髒不堪,不願意接觸。可是照這樣下去,弟弟不能和弟媳圓房事小,重要的是李建成得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吃了李世民?他都等了十七年了啊……李建成為這事鬱悶了很久,卻不知道李世民藏在枕邊的《孫子兵法》裡面是《龍陽十八式》。李建成還在糾結弟弟什麼時候能吃,李世民早已經對著哥哥磨刀霍霍。
作者有話要說: 看了愛大大在上一章的長評,很是感觸啊……就像父母可以給孩子生命,可以給孩子出身,可以給孩子固定的教育環境,卻無法完全控制孩子想什麼、說什麼、做什麼一樣,小說寫得越多,我也越覺得小說裡的人物都有自己的思想,是生活在二次元世界的活生生的靈魂。我可以安排他們的出身、安排他們的人生經歷,卻永遠無法安排他們在面對我安排給他們的事時作出的反應。甚至更多時候,我覺得我只是個旁觀者,在記錄他們的生活,對自己創作出來的人物可能反而不如讀者旁觀者清。
確實,白鯉是張小嫻,“我愛你,為了你,我可以放棄一切,包括你”。他的愛是隱忍和付出,是無底限的自我犧牲且不求回報,甚至根本不希望愛人因為他的犧牲而內疚,所以才會一次次地先紅蓮而去,然後從紅蓮無限的自怨自艾中享受殉道的快感。對一個不愛他的人而言,他是個很好的冤大頭,但是對一個愛他的人而言,就會因為看不到他在背後付出的一切而感覺不到他的愛,充滿惶恐。
相比較之下,紅蓮就是莎樂美,“我愛你,為了吻到你的嘴唇,我會不惜砍下你的頭顱”。他的愛是自私和殘忍,是為了把愛人留在身邊,不計任何代價,甚至不惜傷害他。這份自私對不愛他的人而言,是天降大難,對愛他的人而言,這份霸道的佔有慾卻是熱烈而執著的愛情最強有力的證明,遠勝過世上一切的甜言蜜語,所以白鯉才會一次次地被他傷害,依然無怨無悔地陪在他身邊。
可惜人無完人,哪怕是小說裡的人物。故事的靈魂在於矛盾,角色的性格矛盾也是其中之一,如果沒有這些不完美,哪來的故事可看呢?:…D
紅蓮&白鯉:所以就死命虐我們是吧?(對著作者拳打腳踢)
作者:(抱頭鼠竄)原諒我吧,畢竟我只是個從來沒有過戀愛經驗的人,根本不知道如何與愛人相處,不是故意把你們寫成這樣。
紅蓮&白鯉:(一腳把作者踢飛)找男朋友去!談過戀愛了,再來寫愛情故事!
作者:(弱弱地)我找女朋友行嗎?……
☆、第二十三章 國神
又要做□又要立牌坊的事在朝堂上本來就屢見不鮮,李淵早已有了反心,但是在有能力造反以前,還要在楊廣面前裝忠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可他就不能換個方式來表忠心嗎?父親告了官假,卻是為了帶著四個兒子去河南拜比干廟,進行忠君愛國教育,縱然以李建成的閱歷和城府,都有些招架不住。
李建成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