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3/4 頁)
幾分像他”。鄭如意問楊得意,那個“他”是不是畫中人,楊得意沒有回答,但鄭如意看到楊得意躲起來偷偷地抹眼淚。
不過能做個替代品也挺好。李家兄妹三人原本是最低賤的伶人,能進宮已經是飛黃騰達了。聽說衛皇后以前也不過是平陽公主府的歌女,皇帝和皇后現在“相敬如冰”,看來平陽公主是看出衛氏家族不行了,有意讓李氏家族替代他們,成為自己的新靠山。鄭如意以為李夫人早晚會替代衛皇后成為李皇后,不料李夫人沒這個福分,生下五皇子劉髆後就沉痾不起,死前蒙著臉不願見劉徹,希望皇帝能一直念著她美麗的模樣,保住家中兄弟的榮華富貴。李夫人死後,劉徹確實寵幸過她的兄弟,即使李廣利一再地吃敗仗,也沒有怎麼責怪。徵和三年,李廣利出征匈奴前與丞相劉屈氂密謀推立李夫人之子劉髆為太子,後事發,劉屈氂被殺,李廣利投降匈奴。徵和四年,李廣利投降匈奴一年後被殺。劉徹對這些都忍了,可是到了太初年間,李夫人之弟李季奸亂後宮,劉徹終於忍無可忍,下詔滅李延年和李季兄弟宗族。
李氏族滅後,鄭如意曾聽到劉徹對著畫像哭訴:“他們不是你,誰也代替不了你……”
衛皇后早已年老色衰,全靠弟弟衛青的軍功來保持皇后的地位,衛青死後,鄭如意覺得李夫人原本是有機會走上和衛皇后一樣的道路的,只可惜她的兄弟遠不如衛皇后的兄弟爭氣。但奇怪的是當初衛青還在世的時候,曾有一次在匈奴犯邊後主動請纓,鄭如意卻聽到皇帝怒斥:“你以為朕會允許你的功勞蓋過他嗎?”直接把勞苦功高的衛青趕走。以鄭如意在楊得意身邊培養出的宮闈經驗看來,平陽公主就是看到丈夫失寵,才把李夫人兄妹三人送進宮。事實證明平陽公主的眼光不錯,李廣利在軍事上根本是個庸才,劉徹卻因為對李延年的喜愛,對在戰場上一再失利的李廣利一忍再忍。可是鄭如意看不明白皇帝為何寧願重用一個庸才,也不願讓衛大將軍去戰場上再展雄風,問楊得意皇帝是不是和衛大將軍有什麼仇,楊得意只是嘆息。
劉徹年老後十分喜歡到處巡遊,一日路過河間,觀天相、占卜吉凶的侍從對劉徹說此地肯定有奇女。劉徹按照侍從說的方向找去,果然看到有一個絕色美女。劉徹問美女是否願意入宮,美女羞答答地說願意,可是身有隱疾,不便入宮侍奉皇帝,說著便伸出一個小粉拳,說自己從小右拳就張不開,有神婆給她算過命,說誰能讓她張開右拳,誰就是她命中註定的夫君。
鄭如意當時已經不是小孩了,知道這不過是當地官員進獻美女討好皇帝的小把戲,正好笑閱盡人間絕色的劉徹怎麼會上這種當,卻看到年邁的皇帝對著美女的小粉拳淚流滿面:“你是又偷了天上的兵符?還是握著要你命的錦囊?”
美女聽得莫名其妙,但還是按照別人告訴她的,在皇帝掰她的手指時鬆開手,露出裡面一個小玉鉤。劉徹似乎覺得美女就是畫中人轉世,把她封為“鉤戈夫人”帶回宮,對她百般寵愛。太始三年,鉤戈夫人生子,取名弗陵,號鉤弋子。劉弗林和上古堯帝一樣是懷胎十四月而生,於是劉徹稱其所生之門為堯母門,對鉤戈夫人母子極盡寵愛之能事。
皇帝是老糊塗了吧?才會被鉤戈夫人迷得暈頭轉向。鄭如意早就看出來了,年邁的皇帝早已失去判斷是非的能力,不然欒大之類的江湖術士也不可能借著修仙把皇帝騙得團團轉,直到他被騙走了一切,才醒悟過來修仙都是騙人的。皇帝坐擁江山,已經擁有了一切,會想長生不老,永遠擁有人世間的權力和財富,也不是不能理解。可奇怪的是劉徹對長生不老似乎興趣不大,只想飛昇成仙,鄭如意幾次看到劉徹找到新的江湖術士以後,對著畫中人說“等我修煉成仙,我們就又能在一起了”,讓他看不明白。
徵和二年的巫蠱之禍空出了皇后和太子之位,但是劉徹遲遲沒有再立皇后和太子。後元二年二月乙丑,劉徹病篤,鉤戈夫人看出皇帝時日無多,怕他死後自己會失去依靠,趁機建議劉徹立劉弗陵為太子,劉徹居然答應了。子少母壯,鄭如意以為劉徹駕崩以後,肯定是鉤戈夫人攜幼主權傾天下,不料劉徹按照鉤戈夫人所說立詔以後,卻是對著欣喜若狂的鉤戈夫人冷哼:“你不是他!他永遠不會向朕要什麼。”沒有廢劉弗陵的太子之位,卻是立子殺母,回頭就殺了鉤戈夫人給自己殉葬。
新帝年幼,劉徹以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命其與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共輔少主。劉徹纏綿病榻的時候,一直是鄭如意在一旁服侍,就聽見劉徹拉著霍光說:“子孟,你越來越像你哥哥了。你和翁叔(金日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