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3/4 頁)
我對他們委以重任,結果到頭來衛家唯一可信任的只有不姓衛的你。”
“到底出了什麼事?”衛子夫不過是見識短淺的女流之輩,衛青更是從來不曾有過任何不忠的表現,霍去病不明白劉徹為什麼會說出不敢再相信衛家人的話。
常人要走十幾天的路,霍去病兩天就趕回來,一路上一定累得夠嗆,到現在還是難掩疲軟之態。可是不知為什麼,劉徹抱著他,就感覺像是抱住了整個世界,天塌地陷都不用怕。
霍去病像哄小孩一樣抱著劉徹,輕輕地拍他的背:“說吧,到底出了什麼事,或許我能幫你解決。”
劉徹在他懷中漸漸地放鬆下來,終於卸下心裡最後的戒備:“淮南王手下還有幾個餘黨沒有根除。”
“是誰?”霍去病的心一下子提到喉嚨口,“為什麼不把他們趕盡殺絕?”
“因為其中有你的舅舅,朕的大將軍。”
“不可能!”
“我也不想相信,可是事實就擺在眼前。”劉徹苦笑,“知道你舅舅手下有個叫張次公的人嗎?”
“見過幾次。”
“他是淮南王的人,就在淮南王舉兵造反以前來到長安,投在你舅舅門下,幫淮南王聯絡他在長安的同黨。”劉徹很想哭,“我把衛青當成了你,讓他一個騎奴做到統帥大漢兵馬的大將軍,還把半塊虎符都給了他,他就這麼報答我。去病,你為什麼這麼晚才出現?如果大將軍是你,我就什麼都不用怕了。”
衛青會參與謀反?霍去病知道,衛青一直對劉徹的龍陽之癖十分反感,但是劉徹讓他從騎奴成為大將軍,徹底改變了衛氏家族的命運,作為臣子,衛青對劉徹一直十分感激,絕不會忘恩負義地參與叛亂。短暫的震驚以後,霍去病想到了另一種可能:“你確定那個張次公投奔到舅舅門下,是為了聯絡他一起舉兵造反,不是為了在淮南王造反前暗殺他,以免淮南王舉兵篡位的時候,舅舅會調兵護駕?皇后是他的姐姐,皇長子是他的外甥,衛家的榮華富貴都是你賜的。要是皇位上換了人,衛家還會有現在的風光嗎?要是你死了,對舅舅沒有任何好處,他沒有理由幫淮南王造反。”
劉徹卻是苦笑:“不論你說的是真是假,衛青都早已不是我當初認識的仲卿了。”
“這次對匈奴作戰不力,是因為淮南王勾結匈奴洩露軍情,不能怪到舅舅頭上。衛大將軍依然是常勝將軍。”霍去病是回到甘泉宮以後才知道,衛青為了不讓外甥再“淪為”嬖倖,在軍報中用自己的敗績來襯托霍去病的輝煌戰果,以扶持他建功立業。這樣單純的人都能做到大將軍,也算是官場上的一朵奇芭。衛青這麼為他著想,霍去病也無法不回報。透過善待別人來換取其他人對他的保護和偏袒,或許這就是衛青獨有的官場生存方法。
“讓我煩心的不是這個。”劉徹長長地嘆出一口氣,“衛青可不是你,處處為我著想。蘇建作戰不力,罪不可赦。衛青卻把他押回來要我處置,自己撿個愛護部將的美名,讓我替他背罵名。”
趙信、蘇建的遭遇,霍去病率驃姚營回到大部隊的時候就聽說了。戰無常勝,偏偏劉徹制定的軍法十分嚴苛,蘇建明知不敵,身邊還出了個叛徒趙信,卻戰到全軍覆沒,都沒有和趙信一樣倒戈投奔匈奴,反而回來請罪,實在是難得的忠臣。
“臣子是用來替皇帝做惡人的,決不能讓皇帝給臣子背黑鍋。既然大將軍已經饒了蘇將軍,不如皇上送個順水人情,也饒了他。”
“大漢就是因為軍法太寬容,才會只有衛青一個人能抵禦匈奴。有了蘇建一個例外,朕如何面對以前嚴懲的敗將?如何約束以後作戰不力的將士?”
打了敗仗就要受罰的軍法本就不合理。不過這次趙信叛逃,對漢軍是個太大的打擊,如果只讓蘇建做敗將受罰的例外,確實不合適。霍去病想了想:“要是實在出不了這口惡氣,讓蘇將軍花錢贖罪怎麼樣?連年征戰,對國庫的消耗極大。將敗將貶為庶民、讓他們花錢贖罪以免死刑,一來可充盈國庫,二來可體現皇上的仁德,三來以後再發生戰事,還可以重新對他們委以重用。而且惠帝時就有‘民有罪,得買爵三十級以免死罪’的先例,文帝時晁錯也提出過‘募天下入粟縣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復一人耳’。此舉有先例可循,朝堂上不會有反對聲。”
“這個辦法好!”劉徹啃上霍去病的嘴唇,“那麼小丞相,朕該把你的舅舅怎麼辦呢?如果大將軍的位置上坐的是你該多好。”
“皇上不覺得十八歲的大將軍有些太驚世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