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頁)
停過。顯然附近的敵人更多,戰鬥力很強。
兩支不出城的軍隊,怎麼去圍剿共軍?
阮君烈接到指示,催促他進一步聯合友軍,展開剿匪行動,但是阮君烈與友軍司令電報來往一番,沒有想出什麼好主意。。
阮君烈決定穩紮穩打,朝著友軍方向滲透,適當的時機,對共軍實施反包圍。
這個方案進展很慢,共軍在鄉村有著強大的控制力,國軍沒有取得多少成績。
在發愁中,日子又滑過去半個多月。
這一天,槍聲大盛。
阮君烈趕到指揮部。
葉鴻生說:“省會被襲擊了。我們依然被包圍著。”
阮君烈說:“他們怎麼樣?”
葉鴻生閉著嘴唇,將軍情交給他看。
阮君烈看了一眼,一陣心驚肉跳。
根據情報,葉鴻生初步估計,對方被三到四倍的共軍攻打,正在苦戰,不斷髮出求援的訊號;與此同時,第十二集團軍外面也圍著十多萬共軍。
阮君烈以手加額,慢慢坐下來。
葉鴻生讓其他人出去,坐在他旁邊。
阮君烈低聲說:“我們要不要去救?”
阮君烈沒有底氣。
葉鴻生沉默一會,說:“剛才,南京方面和華北總司令部都發來指示。”
阮君烈拿過電報,分別看了一遍。
兩個命令,一個是來自南京的電諭,讓他阮君烈立刻幫助友軍突圍,另外一個來自華北地區剿匪總司令,命令他沿著鐵路,去奪取靠近南方的一個海關據點,那裡是南北要塞。
戰況緊急,還政出多門,阮君烈感到很為難。
南京方面是蔣公的指示,按理應該優先執行,但是華北總司令可能有他的戰術考慮。
阮君烈下不了決心,問葉鴻生的看法。
葉鴻生說:“從目前戰局看,情況不好,兩位長官的思路不同。”
阮君烈說:“哪個可取?”
葉鴻生知道,阮君烈想聽南京方面的命令,但是又怕解圍不成,白白讓軍隊犧牲,把自己的隊伍葬送掉。
葉鴻生說:“我認為,可以執行華北地區總司令的指示。南京方面的情報,到達的時間比華北晚。”
儘管葉鴻生很委婉,阮君烈也明白,他的意思是——南京的命令滯後了,不可取。
阮君烈不吭聲。
往關外方向走,等於是在撤退。
沒有完成既定任務,他心有不甘。
葉鴻生勸道:“我跟華北地區總參謀長取得了聯絡,他們調集了另一個軍,正在向省會進發。我們不要同時去。在外圍比較好,對方會分兵牽制我們。”
葉鴻生在地圖上畫了一下,說:“我們順著鐵路行軍,到達這裡,扼住南北要道,取得上下兼備的通路,把這一帶控制住,與我們下方的友軍連在一起。”
阮君烈這才點頭。
關於具體的計劃,他們又出現分歧。
阮君烈預備兵分兩路,採取聲東擊西的方式。
葉鴻生強烈反對。
葉鴻生說:“5萬人以下的隊伍都沒有活路,一定會死,達不到效果。”
阮君烈很不想同意,但是內心覺得有道理,不愉快地抿著嘴。
經過一番密談,阮君烈決定了下一步動作。
阮君烈召集手下軍官,宣佈了作戰目標,讓大家籌備。
軍官們對這一決定有人吃驚,有人不解。
士兵們都很高興。
進退兩難的局面結束了,他們終於可以離開這個鬼地方。
士兵們將輜重搬上火車,收拾行李,準備朝著新目標進軍。
火車可以運輸物資,減輕負擔。
裝甲車和坦克分佈在火車兩旁,裹在步兵隊伍裡行軍。
阮君烈派出先頭部隊,出城與對方交火,吸引火力。火車與坦克從另一邊出城,走到野外去。
共軍見國軍撤離,觀察了一陣,湧進城去。
阮君烈帶著隊伍,不緊不慢地行軍,行了一會,發現共軍又跑出城,開始追擊。
眼見快要追上,阮君烈命令部隊停下來,準備迎擊。
國軍停下來,將平射炮等武器從火車上卸下來,嚴陣以待。
不料,共軍並不與國軍交火,始終保持距離,從他們旁側取道,超了過去。
阮君烈拿起望遠鏡,看共軍跑在野地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