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不過新媽媽對蔣憶文很好,他雖然不像原本的媽媽那樣會抱著自己唱歌、會哄自己睡覺、開心了會親親自己的臉頰,但是自己想要什麼,新媽媽都會立刻差人去買,蔣憶文喜歡畫畫不喜歡唸書,新媽媽也不像原本的媽媽那樣會生自己的氣,會逼自己去寫功課。
寫功課很無聊的,還好新媽媽對自己真的很好很好,他會笑笑地說:小憶還小,不想念書就不要念了沒關係,喜歡畫畫就多花一點時間畫畫吧。反正我們家很有錢,小憶想做什麼都不是問題。
新媽媽還會買很多高階畫具,甚至很多著名畫家的傳記來鼓勵自己。慢慢的,蔣憶文愈來愈喜歡新媽媽,畫畫也愈來愈漂亮,但當然的,功課也愈來愈糟。
有時候,那個叫爸爸的男人看到蔣憶文的成績單還會橫眉怒視,但是新媽媽總是會在旁邊好言好語的勸說,他會跟張鑫文說:孩子還小,你看,晟濬就是從小就太優秀又太努力了,結果還沒長大就被送到國外,幾年都見不到一面。現在小憶這麼可愛,又貼心,他前幾天還畫了『我的爸爸』,大家看了都稱讚他是做大畫家的料呢。
張鑫文聽了冷哼一聲:只會畫畫,其他什麼都不會有什麼用?
蔣美茹就會笑笑地說:有什麼關係,孩子健康長大就是福,喜歡畫畫也是有一技之長,又不是什麼不良嗜好,這不喜歡唸書、不喜歡學習的問題,說不定過幾年就好了啊。
蔣美茹笑的溫柔婉約,蔣憶文就更加發自內心的喜歡這個新媽媽。他覺得爸爸很兇,又一直不讓自己畫畫,也不想要讓自己去學美術,還是新媽媽出面幫忙說服,才讓蔣憶文可以退掉幾門英文數學的家教,改學素描和油畫。從此,蔣憶文對新媽媽更孝順,也更聽話,對真正有血緣關係的爸爸反而感情有點淡了。
不過張鑫文字來就是把重心都放在事業上的人,家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根本不在乎,因此並沒有發現,蔣憶文正在被刻意的往紈褲子弟的路上培養著。
不過有句話說:學藝術的孩子不會變壞。不知道這句話到底有幾分真實性,但是這麼多年的荒廢與價值扭曲下,蔣憶文還是可以算是一個好孩子。
除了美術與畫畫,他真的沒有任何不良嗜好與習慣,對人溫和有禮,對蔣美茹更是百分之百的母子親情,噓寒問暖,綵衣娛親。有時候都讓蔣美茹產生一種錯覺,好像這個才是自己真正的兒子。但這個時候,她會努力地提醒自己,自己生出來的好兒子是個天才,高中還沒畢業就開始在鑫豐集團國外分公司幫忙,做人處事精明又實幹,以後才會是真正有出息的張家繼承人,眼前這個笑得讓人疼愛的小男孩只是自己兒子人生道路上的絆腳石。
蔣憶文除了不務正業,個性開朗大方,唯一也是最大的缺點就是從小在蔣美茹的教導下,很少和外人接觸,因此對於人情世故非常不瞭解,他知道什麼是是非對錯,但是法律、社會規範、道德這些東西對他來說就跟風一樣,吹一吹就過了,他從來沒放在心上,也從來沒有人叫他放在心上。
說好聽是天真浪漫,說難聽的就是個小白。
有一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插曲── 至少對於當事人來說,那時候誰也沒放在心上,在蔣憶文十二歲生日當天,他的『大哥』回來了。
作家的話:
本來應該乖乖寫雙警的,但不小心開了新坑,還不小心寫完了 (咦?)
所以在小秋努力寫雙警的同時,請大家笑納這一篇無節操小肉文吧
我只是很想試試看我可以把肉文寫到什麼地步而以XDD
☆、第二章 張晟濬與蔣美茹
蔣憶文的大哥叫張晟濬,是張鑫文與蔣美茹的獨子,在蔣憶文這個私生子出現之前,大家都認為這個絕對就是未來諾大的鑫豐集團接班人。
張晟濬國小讀到一半就被送到國外,接受所謂外國的菁英式教育,到底學了什麼沒人知道,不過他從小就展現強大的商業天賦,這個連一向自認為沒有情感的張鑫文想起來,都忍不住欣慰的一笑。
蔣憶文的十二歲生日恰好是鑫豐集團合併十五年紀念日,這也是這麼多年來蔣美茹始終解不開心結的原因,當年的鑫晟地產和自己孃家的豐源金控合併,這麼重大的日子,讓張家一夕之間魚躍龍門變成J國第一大的日子,竟然也是這個私生子的生日。
這是不是代表以前張家和蔣家在歡慶合併,或甚至是為了合併在忙碌的時候,張鑫文就搞上了外面的野女人,甚至生下這個野孩子?
蔣美茹無法剋制自己這麼想,而每年紀念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