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管弦樂團伴奏的音樂充斥整個空曠校園。音樂從各層各處的播音器湧出,配合著校園縱橫交錯的宣傳裝飾綵帶,一向只出現年輕少年的校園人山人海,當中不乏一家大小和一些像我獨自前來參觀的人,整體融合起來就營造了一個嘉年華的熱鬧氣氛。
那人刻意選擇了今天交給我第三張照片——學校的二十五週年校慶。起初我還擔心應該怎樣潛入校園的教室去拿取那張照片。顯然他(她?)也十分細心,替我避免了一道擅自闖入私人地方的罪名。
「歡迎光臨xx學校!!你現在身處的位置是高中部!請大家隨便參觀,若需要協助請隨時來找我們!!我們樂意為你解決困難!!!」剛進大門,門口站立著的學生便熱情地吐出歡迎語。
各人都一副年青有活力的樣子,不禁令我想到了以前的葉楓。
昨天我翻箱倒櫃,差點沒把家裡拆了,找出了葉楓的所有物品,重新看了一次,也把那個人給我的照片仔細地檢查了無數次,照片內的背景、字跡等等,我都牢記在腦海,只差沒做個臨摹表演而已。
知道葉楓在等著我,我絕不可再處於這個被動位置。一直盲目等待那個人給我的提示才可以行動。
我必須反客為主。
那個人一定知道葉楓在哪裡,如果要把他找出來,任何一條線索我都不能錯過。
所以今天是很重要的一天。
校園開放日放任賓客可在學校內自由參觀,因此我要到三樓的305教室是絕無難度,加上我是這裡的舊生,對校園的一切設施都熟悉得很。
也大大助於我調查。
我裝作一個普通的參觀者一樣,順著人群擠到樓梯那邊,朝三樓前進。
這次的開放日,學校的一,二層中每一班的班房都各自有自身的展覽主題。有些是記載班中生活,有些則是記載了學校的歷史。
由於開放日開始了不久,到來的賓客主要仍集中在地下的操場或一,二樓的班房中。三樓的人較少,至少在走廊穿梭時也沒有像剛才的兩層那樣擠逼了。
走廊上回盪著自身的腳步聲,305班房,其實就是我在這裡讀書時上課的地方。
學校為了加強學生的歸屬感,自初一入學以來就一直選定了教室後就不會再轉變,直到學生高三畢業離開為止,更連坐位都一樣不會有更改,如果跟誰人不合的話,大家就要板著臉地跟對方渡過餘下的學業生涯。於是,當時的我每天都要爬上三層樓梯才可到達班房,葉楓就比我幸運,他的班房在205室。
進入久違了的班房,原來我真的很久沒回來。雖然班房還是老樣子,但已人面全非。
這時間的班房還沒有由學生擔任的工作人員,可能見人流不及其他層數多,全到樓下幫忙去了。
我走近第三行的第四張桌子,那個人清楚知道,那是我的位子。
桌子採用的是拉開式抽屜, 左側設有一個防盜密碼鎖,因為學校空間太少,這樣的設計可以省略了學生們使用儲物櫃的問題。
這時抽屜沒有鎖上,我看看四周,知道沒有任何人想進來後,便拉開抽屜。
跟以往一樣,又是一封薄薄的白信封靜靜躺在抽屜中央,這裡的環境應該不可以再要我去玩什麼籃球機把另一封信弄下來吧?
開啟信封,照片中同樣是我跟葉楓,不過年紀同樣地比上次的照片年長了不少。
那是我跟葉楓同樣穿著校服的照片,之前的照片,我大多都出現一副被逼或不情願的表情。但今次的我,正跟葉楓在305教室的門口開懷大笑。
奇怪的是我們倆都沒有看鏡頭,只是都不約而同盯著葉楓手上拿著的東西大笑。可恨的是,照片並沒有把那樣東西拍下來。
是誰替我們拍下這張照片?
照片背後寫著的是:
葉楓十八歲 譚晴十五歲 葉楓高三畢業 攝於305教室前
2010…4…10 H市 xx海灘 一號燈塔
原來是葉楓高三畢業的那一天。印象中當天整個校園都充斥著一股離愁別緒,葉楓的開朗爽直性格使他人緣極佳,擁有不少傾慕者,故他的離開令傾慕者們都傷心萬分。而在離開前,他衝到我的教室拉著我要求我跟他拍照。
可是我仍然不記得葉楓手中拿著的是什麼。
是照片嗎?又或是畢業證書?我不想太執著於這樣東西,但現在任何很普通的事都可能是重要的線索。
而且照片中的我們看著就覺得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