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1/4 頁)
運�此撲嫘裕�翟蛉縊�懍槎��
此二人身上都有我欣賞的諸多品質,所以近乎理想化地塑造了他們的同時,其實是想借此勉勵自己,向他們看齊。而在這個故事寫到尾聲階段的時候,我家中突遭變故,最開始的那幾天茶飯不思,夜不成寐,感嘆命運弄人。後來在紅JJ看到有讀者寫了大段話給我,大意是鼓勵我,遇事時如歐總淡定從容,用智慧取勝,亦能如小孟那樣堅韌堅強。這番話對我觸動很大,也確實,加上我自身的心理調節,數月過後,時至今日算是能從容面對。我也告訴自己,不可再為這件事掉一滴眼淚,我要扛起自己的責任。
所以這個故事起於我的美好初衷和憧憬,見證且完結於我人生的重大拐點,不可不謂意義非凡。如今的我,亦如當初文裡小孟的態度,不怨天、不尤人,會從昨天的遭遇和教訓中汲取經驗開拓未來之路,終能動心忍性,增益所不能。
【此為後記上部,下部將著重談故事和角色本身】
作者有話要說:
☆、後記。浮雲散 明月照人來 (中)
環境、性格與暗(初)戀
作為托馬斯哈代的忠實讀者,我很欣賞他的“環境與性格”小說。所以我堅信現實世界裡的人的性格除了受到先天遺傳基因的影響外,童年與成年後的成長、成熟的環境因素不容小覷,而其中影響最為深遠的,按照弗洛伊德的說法,當屬童年。
看完整篇文字的讀者很清楚孟維在和歐總相愛之前,他和陸浩勳其實一直是雙向暗戀,且也是彼此的初戀,可為什麼兩人互有好感,念念不忘卻不能在一起?這就是“環境”決定性格,性格決定他們表達愛意的方式,而結論是“失敗”的。
孟維的性格中最突出的元素是感性、順從、柔而韌。他感性源自於熱愛文體的父母的遺傳和後天影響(父親喜愛京劇、打乒乓球和羽毛球;母親喜歡跳舞),以及自己善於繪畫的天賦。他的順從源自於他父母的相對強勢(這個在任何一段他和父母的對手戲裡都能看出來,父母讓他走東,他是不敢走西。他唯一一次做出掙扎的是對母親出櫃時和出軌後的堅決態度,但那是他背後有個歐軍師)。他的柔中帶韌也能從他的父母身上找到影子。所以環境決定了,他不會是一個主動的人。在愛情中不能佔據主動,那麼暗戀就永遠只能是暗戀,所以他生長的家庭環境決定了他對陸浩勳永遠只能是暗戀。
同理,陸浩勳的家庭背景,文裡也有交代,父母在他讀小學時雙雙下崗,小孩子對於金錢是很敏感的,家境的拮据會讓他感到自卑,在優異成績爭強好勝的背後灑下一大片陰影,使得他整個人束手束腳,十分別扭。
如果說學生時代他沒有勇氣向孟維告白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家庭經濟環境根源的話,那麼成年之後,則更多的源自“世俗觀念”,而“世俗觀念”同樣是一種輿論“環境”。由於少年時的自卑,飽受貧苦困擾,成年之後這種自卑他並沒有很好地進行自我調節,即使是在得到“大學教師”這樣一個很體面的社會地位時,依然在意“同性戀”這一禁忌話題,可見童年的負面影響之深遠。
假如滿分10分,孟維的彆扭程度打6分,那麼陸浩勳就能打9分之高。這樣想愛卻自卑、瞻前顧後的矛盾個性自然也促成了他對孟維的暗戀不到絕望到極致是不可能發洩出來。
對於陸浩勳這個角色,我知道很多讀者並不喜歡他,覺得他不夠男人,太彆扭,太討厭,既然沒有勇氣牽手小孟又何必時不時撩撥一下他,甚至於在明知小孟和歐總交往時還做出很多讓人反感的事來。但我想說,我寫陸浩勳這個人物,並沒有帶著批判的思想,喜歡或者討厭是看官的權利,而我只有一個出發點——現實中存在這樣一類人,或者你、我身上都會多多少少有“自卑”和“不夠勇敢”的細胞在,我只是想實事求是地把這樣一類人、這樣一類現象再現進這個偽現實主義的故事裡。存在即為合理,不管你是討厭還是能體諒,這樣的人,這樣的現象自古有之。即使這種性格並不討喜,但他們的主人依然要揹負著他們生活,講述著專屬於他們的故事。
歐雋坤曾有過短暫的幸福童年,直到父親出軌、母親自殺、後媽上位、小小年紀被扔去國外。幾乎人生中的幾大悲,他都在12歲之前的數月間品嚐了個遍。這種惡劣的家庭環境放在小說裡似乎很誇張,但在現實裡,有類似經歷的人也並不稀奇,你會發現在你讀小學、初中的時候,自己班上或者隔壁班上總會有一、兩個同學父母離異,而他們多半不會那麼活潑開朗。
以上分析的孟維和陸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