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一、 “網路技術部”在對全國網路文學作品進行最新一次封禁性排查時,發現一部名為《當病嬌遭遇悶騷》的作品在文案裡,出現了“莫悱”和“司君安”的字樣。
前者是將軍曾經用過的化名之一,後者是將軍的孽緣物件,所以技術人員留了個心眼,調出全文審查,在發現文中的重要角色名“祈月燼”恰好是將軍真名的同音異形字後,按照規定,直接上報給了“裡三門”現任一把手、第三代局長“緋姑”。
二、經“緋姑”初審後,“緋姑”的第一助手“如意娘”接手。“如意娘”用一個晚上的時間親自讀完了《當悶騷遭遇傲嬌》,《當傲嬌遭遇病嬌》,《當病嬌遭遇悶騷》三部作品,並大致瀏覽了網上能找到的,作者與讀者關於這三本書的所有評論。情報破譯人員出身的她,認為作者在影射關於將軍、司君安等重要人物的“裡三門”機密,特提出證據如下:
1、《當悶騷遭遇傲嬌》的第一男主角名叫“莫悱”,這兩個字和將軍在東北抗日時所用的化名一模一樣;“莫悱”的屬性為“悶騷”,文中對他言行舉止的描寫,很多處確實符合將軍言行舉止的習慣,特別是符合年青時期的將軍的習慣,比如說言辭簡潔、喜用敬語、深諳紆迴式的勸說技巧、常說些帶有曖昧歧義的話可他自己卻不自知,等等。
2、《當悶騷遭遇傲嬌》的第二男主角“安納斯塔西亞·芝諾埃爾利卡”的屬性為“傲嬌”,性格高傲蠻橫、刁鑽任性,出口時常不留情面、一針見血,酷愛用譏嘲的語氣開展毒舌攻勢;會多國語言但最精通漢語,其次俄語,罵人時偶用中國各地方言:這跟司君安的性情癖好、語言能力完全符合。
另外,文中的“安納斯”的毒舌吐槽,起碼一半以上,是司君安曾經親口說過的,這一點,“緋姑”在初審時就提出來了,並批示道,她可以證明。
3、在《當悶騷遭遇傲嬌》中,作為“莫悱”的真正人格出場的“祈月燼”,實為整本書的靈魂人物,他的性格不僅更為接近將軍的個人形象,就連名字都是將軍真名的同音異形字。
如果將文中的“御三家”替換為“裡三門”,“楓羽市”替換為“北京市”,絲毫不唐突,因為“祈月燼”是“御三家”的軸心,而將軍也正是“裡三門”的核心;“祈月燼”肩負“斬妖除魔”守護“楓羽市”的使命,將軍在建國後,也負責組建以“裡三門”為代表的、類似於“秘密警察”的中央直轄部隊,掃蕩反黨叛國敵特份子,重點捍衛首都安全。
4、整三本書,將“祈月燼”塑造成了一個長生不老、青春永駐的人物形象,作者給出的、他的長生之法則是——“邪詭秘術”。然而反觀將軍,不得不說,作者還真像在影射。因為將軍在東北抗戰的時候,曾遭漢奸出賣,落進了日本人手裡。小鬼子喪心病狂,對他們那一批的俘虜實施了慘無人道的基因改造計劃。
那時,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小鬼子的基因改造技術相當不成熟,他們也只是一部分感興趣的人秘密的、僅對將軍那一批的俘虜進行了基因改造手術而已。和將軍同批遭罪的抗日義士都因各種原因沒能熬過觀察期,只有將軍挺了下來,在一位尚有良知的日本老軍醫的幫助下逃了出去,兩人西行,去了當時中國唯一的希望之地,陝西。
因為鬼子那不成功的基因改造手術,將軍直到去世,都維持了他遭受手術時、十八歲年紀的樣貌。雖然和文中的“祈月燼”一樣,他身體內部的器官沒能逃過衰老萎縮的宿命,但他們的臉一直年輕,人們光看他們的皮囊,絕對看不出他們的真實年齡。
也因為手術,他在體能方面有了驚人的提高,在肉搏戰時往往一騎當千,據說鬼子的手指剛扣上扳機,就會被他砍下腦袋——而將軍也正是憑藉這樣的神勇,逐漸在紅色陣營中嶄露頭角的。這一點照應文中,關於“祈月燼”出奇強悍的戰鬥能力的設定,並不突兀。
5、在《當傲嬌遭遇病嬌》中,“安納斯”回到三年前尋找“莫悱”,卻遭遇“祈月燼”。此書中“祈月燼”性情大變,將“安納斯”當做全世界,可以為了“安納斯”而殺人,既心狠手辣,又任性而孩子氣。此書第二卷,還寫到了“安納斯”回到千年前,撫養、教育時年八歲的“祈月燼”的故事。
這部作品理解起來,很有難度,聯絡起現實,格外的困難,因為將軍跟“病嬌”屬性壓根沾不上邊,也絕不會為了自己的小愛,捨棄以“楓羽”/“靈地”為象徵的“國家”/“職責”。但就像“如意娘”所提示的那樣,從司君安著手,事情一下子就理通了。
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