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1/4 頁)
“不妥,”賈環搖了搖頭,雖然對去京郊大營很是心動,但是他也知道如今這些在京城裡有爵位的貴族,沒有一個手中掌握有實權,若是開他這麼一個先例,墨濂今後可就得為難了,“京郊大營本就沒有空缺,此時又非戰時,我這樣過去了,只怕也沒什麼用處,反而徒生事端。”
“無妨,”墨濂把玩著賈環的頭髮,道,“他們不會知道的。”
賈環知道墨濂既然這麼說,就肯定有十足的把握,只是這樣一來,又要費很多功夫。雖然很是誘惑,但是想了半晌,賈環還是搖頭道:“還是不麻煩了,先等等看,有什麼需要我的地方。”
墨濂見賈環既然如此堅持,便也不再說什麼,只是暗地裡留心著賈環,甚至每日都宣召他入宮覲見,共商國事。
賈環坐在一邊,看著墨濂手中的摺子,疑惑道:“南邊海寇怎麼還沒有解決?這都幾個月了。”
墨濂面色愈發冷淡,每日的戰報他都是要第一個審閱的,配上他的探子發來的迷信,對南邊的戰局也是瞭解了八九不離十。海寇與北方邊境的蒙古人不同,對於蒙古人來說,不管再怎麼騷擾北方邊界,但也是有所顧及的,畢竟他們的家總歸就在那裡,若是太過,只怕最後連自己的土地都沒辦法保有,累及族人。那巴圖蒙克和他治下的韃靼人就是最好的例子。海寇卻不一樣,他們航海千里,九死一生,就是為了幹這麼一票,且無後顧之憂。相比於蒙古人,手段更是毫無人性,危害更大,最讓人頭疼的是,他們的騷擾並沒有什麼規律,讓沿海各地防不慎防。
“這閩浙兩地的都指揮使也是個渾的。”墨濂冷聲道。
賈環見墨濂動了真怒,心知這兩人必是討不著好處了。賈環正在思考南邊對策的時候,卻聽見“啪”的一聲,將手中的奏摺拍在了案上,震得書案上的筆架搖搖欲墜。讓賈環嚇了一跳。
“怎麼了?”
墨濂一言不發地將手中的奏摺遞了過去,賈環接過一看,也不由得面色一變,驚訝道:“這就叫屋漏偏逢連夜雨?”
原來這些日子閩浙地區不僅屢遭海寇騷擾,還因為連下暴雨,導致洪災爆發,一時間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這摺子正是浙江布政使連夜呈上的。
墨濂這下子也坐不住了,直接站了起來,連夜招人進宮商議賑災一事。
他看了看一臉渴望留下的賈環,無奈地搖了搖頭,道:“罷了,你也留下來吧。”
賈環高興地點了點頭,然後道:“要是可以的話,賑災一事……”
墨濂看著賈環睜大眼睛看著自己的模樣,雖然滿是不放心,但也知道賈環如今有自己的志向,總不能憑著自己的意願就將他禁錮在四九城這一方天地。若是沒有太大的危險,他總得學會放心。所以墨濂總歸也沒有說出什麼拒絕的話,只是道:“暫且看是不是有合適的人選吧。”
賈環聽了這話,知道墨濂已經鬆動了,連忙點頭,坐在一邊。
戶部尚書、兵部尚書還有三位內閣老臣,都是墨濂連夜召進宮的心腹。經過大半夜的商議,這南下賑災的物資和負責的人選也最終確定。同時還確定了護送物資的軍隊,以及帶兵的將領。這帶兵將領不是別人,正是一直渴望有事情做的賈環。
在墨濂看來,這次護送賑災物資並沒有什麼危險,雖然苦一些,但總比去南邊打海寇安全得多。所以護送賑災物資的任務就由賈環來承擔了,也算滿足了賈環的願望。
如今一切程式都商議完畢,只需要籌集調動物資和軍隊就好,在墨濂的大力支援下,僅僅三日就已經萬事俱備,整裝待發。
82第八十一章
賈環穿上了久違的盔甲;對著鏡子整了整袖口,然後將那塊被鏤空包了銀邊的玉佩裝進了荷包裡,貼身帶上。那個在戰場上英姿勃發的少年將軍一下子又回來了。趙姨娘看著挺拔的兒子,心中既驕傲又不捨,這個從未被人看好的賈府庶子靠著自己一點點的努力,如今已經成為了頂天立地的男兒。特別是賈環穿上鎧甲時的一身肅殺,實在讓她這個做母親的難以想象;這孩子之前還是一副凍貓子模樣;因為種種委屈流著淚發狠。時間是世界上最好的良藥,這句話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果然都是沒錯的。
“娘;你怎麼也不出聲?”賈環從鏡子中看到了身後的趙姨娘;嚇了一跳,問道。
趙姨娘牽著王睿,笑著答道:“這不是看你正在忙嗎?東西都準備齊全了?”
賈環點頭,然後看向一臉嚴肅的王睿,道:“我不在家的日子,功課不可以懈怠。多陪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