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3/4 頁)
握成拳掩嘴,極力忍笑中。
乾隆見眾人如此明顯的推脫行為,深覺自己寶貝被奴役了,皺眉,沉聲開口,“都看著端郡王做什麼?朕叫你們來是集思廣益,各盡其職的,不是叫你們來推諉責任的。”
眾人默,垂頭苦思良策,不敢再看端郡王。
克善放下茶杯,掏出手絹,優雅的拭去嘴角因被嗆著而沾上的茶漬,從懷裡拿出一份奏摺,表情訕然道:“啟稟皇上,奴才昨日已擬好一份災區重建的摺子,請您過目。”難怪眾人都要看他,不看他,他也是勞碌命,什麼事都要預先想好,難怪前世會因過勞導致心臟病發而死。
乾隆扶額,為克善這工作狂的性子感到頭疼,卻還是揮手,示意吳書來上前去取摺子。
接過吳書來雙手奉上的摺子,乾隆認真翻看,眾臣眼神灼灼的盯著他表情,默默等待。如今他們已有了一個默契——與端郡王共事,只要他願意出手,基本上就沒他們什麼事兒了。人家那才能,不管將來是分派到刑部,吏部,戶部,禮部,還是兵部,那都是獨擋一面的人物。
乾隆認真檢視摺子,邊看邊頻頻點頭,半晌後沉吟著開口,“建設小水利工程,你摺子中介紹的很詳實,朕看明白了,這確實是個抗旱的好辦法,但何謂滴灌?何謂改造屋簷坪壩,蓄積雨水?這麼點兒雨水也要蓄積起來,有這個必要嗎?會不會太過費事?”
克善擺手回道,“啟稟皇上,只有真正經歷過乾旱的人才知道,一滴水勝過千兩黃金,平日的雨水雖少,卻可以積少成多,若幾年遇不上旱災,乍然遇上,便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這屋簷的改造,小水庫,小蓄水池的建法和滴灌技術的說明奴才有將圖紙畫出,夾在摺子最末,您看過就能明白。”
前世他曾發起過不少慈善活動,其中一次正好有去西南乾旱重災區為他們的小水利工程捐款,途中一路參觀過去,對他們滴水必珍,視水如命的艱苦生活印象深刻,亦獲益良多,本來以為這些經歷與自己的生活毫不沾邊,一輩子也難以用上,不想,到了異世卻有了發光發熱的機會。
乾隆直接翻開最末一頁,展開夾在其中的圖紙,眼眸晶亮的看完,愉悅的朗笑:“哈哈!小東西!你什麼時候還學會了畫圖?這圖紙弄出來,可著實需要花一番功夫!辛苦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若這小水利工程真個建造完全,在乾旱區各處沿用,日後受災的民眾會大大減少!此乃國之大幸!你們也看看吧!提點意見!”
轉手將郡王的摺子和圖紙遞給一旁眼巴巴等著的大臣們,讓他們傳看,乾隆心情大悅,不小心竟將私底下對克善的愛稱都叫了出來。
克善表情僵硬一秒,拿起茶杯掩飾抽搐的唇角。
眾臣眼觀鼻鼻觀心,面容嚴肅,表示自己啥也沒聽見,心裡卻暗暗驚異:小東西?端郡王?這暱稱忒寒磣,著實配不上氣場強大的郡王!不過,皇上私底下對郡王的寵愛可能比他們想象的還要深幾分。
摒除掉心中的雜念,大臣們圍攏過來,專心研究郡王的摺子,看完後深深覺得自己之前對郡王的評價錯誤!就人這畫圖的水平,這建造蓄水工程的種種奇思,當個工部尚書也行啊,郡王簡直是全才,日後領差,朝中六部簡直可以排著任他挑了!
對郡王的摺子齊齊舉雙手贊成,眾大臣被乾隆分派好任務,當即便各司其職,快速行動起來。不日,方式周的罪證便被公之於眾,引得整個濟南城震了三震,之前那些喊冤的聲音漸漸消弭,被巨大的激憤所代替,凌遲方式周的聲音在城中此起彼伏。
又過了幾天,待民憤略為平息,太后的聖駕也到了濟南,停舟於大明湖,乾隆也到了正式亮相的時候,當即昭告城中百姓:他將親審方式周,為民除害。這舉措很是大膽親民,一為安撫民心,二為接下來小水利工程在各大旱區的推廣工作預熱。作為向來高高在上的帝王,有這麼個機會和民眾近距離接觸,對乾隆的觸動是巨大的。與克善微服遊走於濟南街頭,聽著民眾對朝廷的讚許,對皇帝真心的歌頌和擁戴,他這才真切的意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有多麼巨大——這個國家千千萬萬的民眾都在仰賴他而生活。
往日那些豪奢和享受在他心中漸漸淡去,被自豪和責任感取代,瞥一眼身旁並肩跟隨,相攜漫步而行的俊雅少年,他拽住對方柔軟白皙的手,緊緊握了握,笑的開懷。
64、出巡十八
皇帝親審方式周,這個訊息一在濟南城中傳開,整個濟南,甚至是山東都為之沸騰。
從來只聽過皇帝出巡江南,一路豪奢享受,勞民傷財,沒聽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