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3/4 頁)
成昆所說的這一切,與系統太像了。他將獲得系統至今所遭遇的一切在腦海中飛快的過了一遍:從最初的啟動,到後來一項項任務的釋出,系統自始至終只是給予,卻從來沒讓他付出過什麼。這與宋青書一直所堅信的信念大為相異,也是他始終無法真正相信系統的緣由。
這個世上,沒有什麼是不需付出就能得到的,天道酬勤,他一直覺得系統定有所求,只是事到如今仍不知它所求為何。
想到這裡,宋青書抬眼看向成昆:這個人呢?他的話他又能信幾成?前世明明機關算盡。做盡惡事的成昆,這一世居然徹底洗白了自己,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又如何能夠完全相信這個人的說法?
看到面前的青年陷入沉思,成昆並不催促,只是繼續摩挲著那顆佛珠。他所講述的這一切,只有半數是真的,更多還是他深思熟慮之下編造的故事。事實上,最初聽說這件事時,他的驚異不比宋青書少。
成昆曾經經歷過一次輪迴,因為誤入輪迴鏡,旁觀過自己做盡蠢事的一世而大徹大悟,經由地藏王菩薩的點化才有如今的重生。許是因為他曾和那位菩薩打過照面,對方才會藉由夢境找上他,鄭重其事的託付給他這件事。
成昆的重生,原本是付出了不入輪迴的代價,而且還有個約定:他這一世所作惡事,不得超過他手中這串碧玉佛珠的數量。然而算計謝遜、旁觀明教內亂等等事情讓佛珠黑了大半,碧綠色只剩下零星幾顆,故而才會有他那句近乎自嘲的“將有一劫”的說法。一旦佛珠全黑,他也會就此喪命。
然而地藏王菩薩的出現給了他一線希望,他將此事作為條件與對方談判,以“罪過折半”的代價答允了此事。說起來他對宋青書的狀態頗為好奇,這個人的遭遇,比起他更加離奇許多。
按照他從地藏王菩薩那裡所知,數年前他們忽然感覺到一股莫名的力量開始干涉這個世界的運轉,偷偷吸取世界的氣運以壯大己身。然而那股力量的來源十分狡詐,他們並不能確定對方究竟來源何處,於是便委託成昆查探。
不過那時成昆和陽頂天已經前往波斯,正與明教波斯總壇鬥得如火如荼,根本沒時間管理此事。直到兩人在波斯輾轉數年,滅了總壇奪回聖火令後,他們才有時間回來開始隱姓埋名查訪。
可惜這股力量一如地藏王菩薩所說那般狡猾,幾乎沒對這個世界原本的走向做出多少干涉,甚至還沒有成昆重生所帶來的變化大,這讓成昆的調查舉步維艱,他必須判斷出自己所見到的變化是因為自己還是因為那股不知名的力量,著實走了不少岔路。
成昆最初懷疑的是張翠山和殷素素,畢竟這兩個原本早該去世的人如今仍活的好好的。然而在接觸過後他就發現那兩個人並無什麼異常,而張無忌的命運也與前世相仿,讓他一度放棄了武當這條線,轉而去查探其他的事情。直到他機緣巧合之下接觸到了陳一建,發現此人的性格與前世迥異,才讓成昆找到了蛛絲馬跡。
一年前他再度夢見地藏王菩薩時,便詢問了一下關於宋青書的事情,這才知曉原來宋青書經和他有相似的機遇。不同的是,原本應當回顧前世的魂魄突然來到了他們這個世界當中,成為遊魂,而他的身體卻被其他魂魄所佔據。這種事情見慣了穿越的諸天神佛不以為意,成昆卻是第一次得知,於是立刻將嫌疑鎖定在對方身上。
陳一建這些年的所作所為,成昆讓陽頂天藉由天鷹教的勢力盡數查了出來。天鷹教的獨立是陽頂天一手促成的,為的是藉由表面上的矛盾混淆正道中人的視線,順便藉由雙方的衝突拔出教中一些心性邪惡、喪心病狂之人。這樣一分為二彼此衝突,無論明教還是天鷹教洗白出來,都能借由共同的矛盾更快與正道中人聯合,以達到統一力量推翻元朝光復漢室的目的。
殷天正原本打算率領天鷹教自汙名聲,洗白明教,不想謝遜發起瘋來不斷給明教吸引仇恨,無奈之下只得走了明路,反倒先一步與正道中不少人交好,查探起事情來也更加方便,加上殷素素是他女兒,武當那邊的事情由他們出面也更加方便。
就這樣,成昆得到了許多陳一建的資料,知道他武功出類拔萃,還有一手不錯的醫術,甚至能拿出許多玄妙的藥物,這讓他大膽推測,“宋青書”的背後另有一個存在,能夠給他這些東西,不然就算是重生,也無法讓一個普通的江湖人突然產生如此大的變化,這一點從他身上便可見一斑。
真正確定,則是因為昨日那場相遇,也許因為有過類似經歷的緣故,成昆能夠看見遊魂狀態的宋青書,更能看出宋青書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