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頁)
等著他的話;那工部尚書倒也不含糊,直接道:“我朝現行的田稅制度百姓們世代延續下來已經習以為常,貿然改進只怕會引起民憤。”
“趙大人;於百姓有利的政策;縱然他們一時會無法接受,可天長日久下來,只要我們落實到位,和百姓們講清楚其中的利弊,他們只會擁護而非牴觸。”胤禛幾乎在工部尚書話語剛落之時便立刻接話,同樣的字字鏗鏘利落。
“應大人,本官在向陛下進言,你一個區區的戶部右侍郎,有何資格回答本官的問題?”工部尚書直接將矛頭對準了胤禛,內心越發的不悅。這個和昔日南唐國主一般無二容貌的男子,才剛剛入朝就在朝堂中掀起如此大的巨浪,著實留不得。
胤禛挑眉看向高坐上的趙匡胤,趙匡胤露出一個微笑來:“這提案既是應卿家所提,那麼朕便予了他這個權利,今日就在這朝堂上,你若有本事說服這文武百官,朕就同意你的提議。”前面一番話是對著工部尚書說的,後面的話卻是對著胤禛,趙匡胤略帶無情的看著胤禛,等著他的反應。
早知道如此的胤禛平靜的斂下眼眸謝恩,趙匡胤不會把自己放在群臣的對立面,他會支援胤禛,但這開局之戰,還得胤禛自己來。
“應大人,自秦朝開始變法改革不甚列舉,秦有商鞅、漢有王莽,皆是所謂的例行改革之輩,可到最後有何成效?秦殘暴嚴酷,期間刑法至今想來仍令人不寒而慄,漢之亂世,國將不國,商鞅最後死於自己親手設定的殘酷刑法,後世對其更是不齒,人都言秦之亡,亡於商鞅,王莽為世所不容,逃至浙臺,被商人杜吳所殺。而今應大人你執意行此新政,動搖朝廷根基到底是何居心?”這次是監察御史,他大步走出佇列,眼神如利劍一般射向胤禛,說出來的話更是句句不饒人。
胤禛嘴角泛著冷笑,待監察御史話音一落便拱手道:“孫大人,變法若真要追究該延伸到西周王朝,武王伐紂建國之後便厲行改革,至此西周政權穩定、百姓安樂。孫大人所言之商鞅、王莽之流不過是借改革變法之名,行自私自利之事,商鞅是為在百家爭鳴中留有地位,而王莽不過為其宗族牟利,秦用商鞅欺壓百姓,種種酷刑將百姓折磨的生不如死,致使謀反。漢之王莽為人虛假成性,用改革之名為其宗族謀利,百姓們毫無生路這才起兵反抗。觀之這兩人均是因為政策脫離百姓、甚至以損害百姓的利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如何能得到百姓的擁護?然本官所提攤丁入畝一策,是為百姓謀福利,減輕他們的稅收負擔,使耕者有其田,官家還可就勢將空餘的土地和房屋進行統一登記入冊,以國家之名用合理的價格出售給沒有房屋的人,使居者有其屋。百姓們有田可作、有屋可住、有飯可食,又怎麼會想要□呢!”
胤禛的一席話堵得那監察御史啞口無言,原本他便是在強詞奪理,古來變法者多以失敗告終,其中不乏是真的政策漏洞百出或究其原因根本不是為民謀利的原因在,但也不是沒有成功的,而變法一旦成功,帶給王朝的則是巨大的利益,這一點胤禛明白、趙匡胤也明白。
“陛下,若真的將新政施行,民間必將大亂,如今我朝初定,實在不宜有如此大的行動。南方諸國剛剛平定,正是人心不穩之時。且北邊還有北漢和遼國,若是趁我朝動亂之時趁虛而入,我們將防不勝防。”眼見著沒有人再站出來,韓國公潘美站了出來,他本是武將,想的東西並不全面,只能用外在的威脅來提醒趙匡胤,汴京本就有一致命的弱點,那就是無險可守,若真有有心人趁著朝廷動亂、民間人心浮動之際對朝廷發起進攻,他們將會完全處於捱打的地位。
趙匡胤掃了他一眼,仍是微笑著,用眼神示意了胤禛,擺明了自己要做甩手掌櫃,一切難題均由胤禛解決。
胤禛無奈,明白趙匡胤這邊是沒指望了,只能自己轉向潘美,對方是居功至偉的韓國公,並非是自己能隨意得罪的,於是胤禛先是恭敬的行了禮,才緩了聲音道:“韓國公,您是和陛下一起打江山的老臣了,官家馬上得天下,為的不過是還百姓們一個太平盛世。所謂盛世,不過是讓百姓們吃得飽、穿得暖、有房可住、有田可作。能者從政,商業發達、農牧興旺。然而現在大宋的現狀卻是,農民無田、商人無利、朝堂上人才凋零。這一切都需要一個契機改變,若您願意一試微臣的新政,微臣保證換您一個太平盛世!”胤禛抬起頭,直視潘美,神情驕傲的接道:“我大宋兵強馬壯,又有如您和曹將軍這般驍勇善戰的將軍。目前江北騎軍扔在北漢防線上與他們對峙,微臣的新政一旦實施,朝廷將會有很大的進項,到那時龐大的軍費再不是問題,將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