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最小,個子最矮,在一共五十多人的等待隊伍中格外顯眼。
他注意到幾個成年人一直很好奇地看著自己,卻裝作沒有發覺,蹲下身子來抱著一本《嚴楞經》翻看。
隨著他在藏經閣所待得時間越來越長,智惠似乎已經接受了這個每天必定到訪的來客,有時甚至還能跟他探討幾句佛法,雖然凌多多每次都被說得不知道如何接話,卻也真心佩服他佛學修養高超。
他也看得出來,智惠對於少林寺施行的教授佛經方式並不看好,這位老人更崇尚的是讓弟子自行領悟,雖則這會耗費幾倍的時間,但是得到的體悟卻無疑更為寶貴。
凌多多就是被這樣放羊一樣教養了將近一年時間,智惠偶爾跟他探討,也是用的很平等的態度,並沒有擺出過師長的姿態來。
有強大的精神世界和寬闊的生活經歷做支撐,凌多多對佛經的領悟確實已經不遜色於一個少林寺的成年弟子了,然則因為他對道藏的研究更為深入,倒是見解裡面經常摻雜了道家的思想。
這玩意就跟一直說臺灣腔的蘿莉突然爆出來美聲唱法一樣,實在是太明顯了,雖則智惠沒有問過,但是凌多多仍然明白對方肯定發現了,他對此不知道如何胡編,還是頗為感激智惠沒有問過的。
裡面很快就傳來了動靜,凌多多迅速合上書把薄薄的冊子順手塞在肚皮上,用褲腰帶勒好,剛做完這一切就看到至善大師帶領四位長老走了出來。
“阿彌陀佛!”五人齊聲呼和佛號,領著凌多多他們進去。
幾個小孩子率先開始剃度,從年齡最大的一直排到凌多多,曾經身為俗家弟子的他們在少林寺待得時間比其餘成年人要多,因此成了師兄。
凌多多閉著眼睛,耳聽著剃刀在頭皮上刮過的“簌簌”聲,在心中為終於跟半月頭劃清了界限而長長吐了一口氣,在感受到微涼的剃刀停止滑動之後睜開眼睛,雙手從至善手中領過度牒。
至善輕輕抬手摸了一下新鮮出爐的禿頭:“三禮。”
這表示以後凌多多的法號就叫三禮了,凌多多肅容道:“三禮叩謝方丈賜名。”
名字還不錯,最起碼不難聽,他覺得還算滿意,尤其在自己之前還有個倒黴孩子被安了“三色”的名字後,他對自己的法號感到特別知足。
——作為一個嚴苛的完美主義者,要是輪到他倒黴地叫“三色”,凌多多刪號自殺的心情都有了,反正這輩子一自殺,估計下一秒睜開眼就發現來了下輩子,自己成為一條好漢不用等十八年。
俗家弟子的預設師傅是至善主持,至善並不教授他們武功,都是由智慧及其兩位徒弟三痴三戒代為負責。但是入室弟子則要各自有其授業恩師,這個師傅跟先前的掛名師傅完全不同,弟子的一應武功都要由師傅監督傳授了。
這也就表示,凌多多自今天之後不能夠再天天往梅花勝地跑了,畢竟自己有了正統師傅,要是還去麻煩五梅師太,自己師傅肯定覺得自己不受到尊重。
而且入室弟子每天也有好幾個時辰專門聽師長講授佛經的功課,他估摸著連藏經閣都不能經常去了,凌多多對此頗感一遺憾,他還沒有刷夠作為少林隱藏NPc智惠的好感度呢。
確定授業師父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按照規矩,少林三十六房理當有三十六位武學師傅出現,然則這個世界少林的排場一向比較寒酸,可供選擇的也就只有除了至善之外的四名長老。
這四位長老分別對應羅漢堂、般若堂、戒律院、菩提院,而達摩院是由至善掌管,每年從其他四院中選擇優秀的弟子重點培養。只有進入到達摩院,才能夠得到至善的親自指點,得以學習少林武功的精髓。
戒律院作為執法機關,擔當著類似於警察的職能,理當是較為重要的部門,然則其掌事智慧過於威名遠揚,導致戒律院每年招納成員都不太順利。
凌多多感覺到智慧的目光有意無意落到自己身上,似乎對自己頗有期待,禁不住額頭冒汗,感覺到心理壓力很大。
他的選擇應該就是在羅漢堂和般若堂兩者間產生了,這兩個堂口歷經數百年,一直都是最為熱門的,兩相比較,羅漢堂精研的武功較易上手,而般若堂的武功則更為高深艱澀一些。
在正式選擇還之前有一段的休息時間,至善等人還需要朗誦佛號,完成剃度儀式的最後一步,在這個間隙中,三痴和三戒偷偷摸摸湊到了近處。
“多多?”三痴笑呵呵喚了一聲。
見凌多多抽了一下嘴角,三戒立刻擺出嚴肅的面孔來斥責三痴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