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給了皇族人士。至於今日,歷代朝廷的所有職田皆已入了皇族腰包。想要從皇族嘴裡掏出這些肥肉,根本不可能。
是以他們只能從百姓手中搶奪資源。但他們也不敢搶地太過分,因為一旦過了分,百姓必要造反。
朱厚照翻看全部,不置可否。
翌日朝堂,朱厚照不等百官說任何話,就率先發表了他自己的想法。
他覺得,百姓乃國之根本,現在國庫充盈,無論動什麼都不能動百姓的東西。與其要動百姓,還不如命皇族各家歸還職田。
四下一片寂靜。
朝堂本是百官爭論之處,像今日這般等朱厚照說完話,陷入良久沉寂的情況,幾乎聞所未聞。但縱使這種狀況史無前例,也沒有一個人敢上前一步,表贊同或者反對。
朱厚照並不看他們的表情,繼續發表他的看法。
他認為目前不可能做到立即歸還職田,是以他決定要求各家歸還五成職田,計劃分三年執行。歸還的職田經由六部重新整理規劃,按比例紛發給百官;各家如若不願意歸還朝廷田地,那麼便從每年俸祿中漸扣比例以充盈國庫。
除此之外,他覺得皇族發展至今的這一百多年來,人數有些過多。百年前太祖封下的十多個親王繁衍後代加起來百餘人,這百餘人又繁衍後代,皇族人口幾乎每隔三十年便要翻上一番。
至於今日,登記在冊的皇族,零散加起來居然已有近萬人。
非但俸祿豐厚,太祖規定皇族子孫雖不受普通法律約束,不歸當地官府管制,卻也不必從事任何職業。致使現下七成皇族皆不事生產,不願入朝為官力避黨派之爭明哲保身,當之無愧的國之米蟲。
朱厚照毫不懷疑,如今國庫每年至少有極客觀的一部分支出都是用在了他們身上。若是再放任下去,再過百年,這些人繼續繁衍後代,將直接拖垮整個明朝。
是以本次講話的第二個重點,便是朱厚照決定:皇族再有新生兒,十歲後都可以得到一筆撫養金。但只此一次,太祖規定的後續福利,都將停止。
百官譁然!
黨派三五成群圍在一起,對朱厚照的這兩個觀點竊竊私語,然而說著說著,聲音漸次大了起來,爭論不休。
他們本當高興的,因為政策所致,使得如今朝堂高官大多草根出生。但為啥聽到朱厚照下達如此旨意,心情除了沉重還是僅有沉重呢?
朱厚照環顧周遭,見百官依舊竊竊私語,便拂袖朗聲道:“諸位愛卿既無意見,便傳朕旨意罷。”
百官這才反應過來,嘩啦啦跪了一地:“請皇上收回成命!”
此事朱厚照出發點極佳,辦法也十分不錯,甚至收益也極令人心動,然而絕不是現在。
至少在現階段,或者說是新帝方才登基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朱厚照絕對不能這麼做。
君不見各路藩王領兵駐守城外虎視眈眈呢,皇上你在這種敏感時刻降下如此命令,真的不是嫌棄他們造反的速度太慢了嗎?!
朱厚照負手俯瞰下方百官。
他知道他們的意思。
現在他方才上位,萬事須得循序漸進。一旦他行事激進,便是導致天下大亂,腥風血雨。
關於此計劃,稍有遠見之人皆能從他話語中推測出皇族的未來,大約不會太好過了。他們必要猜測朱厚照會如何對付他們呢。只是削減俸祿減少開支,限制他們生育達到控制人數效果,抑或再狠一些……削藩呢?
若只是前二者,那麼他們縱有不滿,也僅是不滿。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頂多就稍稍勒緊褲腰帶生活。皇族再怎麼落魄,也絕能比得上正一品官員。
若是後者……
是以此事本應在朱厚照穩固政權、平定瓦剌後再議,卻被朱厚照在今時今日說了出來!
百官如何不懼,如何不怕!
他們的意思,朱厚照都明白。但朱厚照的意思,卻僅有寧王、不懂、內閣大臣與六部知曉。反正各路藩王都決定反了,不如趁著這個機會,將所有包含異心之人連根拔起!
這又是怎樣的自信,霸氣,甚至腦殘?!
六部尚書與內閣大臣們頓感大禍臨頭。
別說藩王本便想反,就算他們原打算得過且過,聽聞朱厚照這一席話,恐怕都要反了!
——皇上,你真的不是猴子派來的逗比嗎?!
但不管百官如何勸解,朱厚照已鐵了心要這麼做。事實上六部尚書與內閣大臣各個如墜冰窟,連下意識的阻撓都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