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不會與這人起了幾分攀談的興致。
想到了此處,眼色卻是不由得一凝。
——書法字畫,詩詞曲賦終究是世間小道,不過也就許了那些文人一些風流名聲才罷。
——然而,若論謀政,修身,治國,平天下……方才是真正的大道。
他卻是一心以為那青衣的書生是個心高氣傲,甘願隱士之人,若非如此,便是憑著那人的字畫,或是一手好詞便可去當地的權貴之人中混個食客或是幕僚之輩,又何至於到了這般落魄的要靠賤賣字畫以為生計的地步?
方才定下了心中定要請這人出仕的念頭,再回過神來,便已聽得見得那青衣的書生堪堪放下手中的書卷,神情之間雖仍是淡漠的很,倒也是不曾拂了他意,思索片刻,便是緩緩說道,是極為悠閒自在的調子,好似於他口中說來不過是些家長裡短的小事而已,倒是輕巧的很。
——慶雖北有戎狄,南有牙刅,為腹背受敵,然,大慶國強,戎狄,牙刅皆為懼,雖虎視眈眈,卻不敢生忌憚之心。若意為除去兩國,聲東擊西,兵行詭變,方才為上上之策。以弱軍佯攻戎狄,而南當以強軍嚴陣以待牙刅,牙刅新主寮好大喜功,貪功冒進,聞我軍攻戎狄,諸軍懈怠,怕必生窺伺之意,待牙刅諸軍已至,立行反撲,可處牙刅,牙刅既滅,唇亡齒寒,戎狄不敢妄動,盟軍已無,必心生怯意,議和臣服之日,當不遠矣。
——武林自強。武林中人向來不議朝政之事,不以朝政為伍,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本是至言。若本國大變將起,義氣之輩終究不會真正置若罔聞,又然,天下武林中人,任性使氣,多為草莽之徒,用之,不若一盤散沙,由是,不若由武林自行推舉武盟,聚天下武林之輩為眾,自成一脈,自行執法,武林之徒多為貪名之徒,律令已詔,武盟一出,天下武林必群起應和,武林之禍,當不足為患。
——至於天下法度,苛稅重負,國中權貴,皆為獲利之徒,貿然改制……牽一髮而動全身,朝政不寧,平民日苦,不若徐徐圖之,收網放線,緩緩收權,以嚴法懲戒貪贓之人,枉法之徒,殺雞當以敬猴。法度已嚴,權貴之人雖不至於放利,必有所收斂,可解一時之憂。
本以為是個寡言之人,……現如今卻是如此這般巧舌如簧,侃侃而談的模樣……
然而,那人的神色之間即便說到了那天下大勢所趨之向卻也終究是淡漠的很。謀者,詭也。博古通今,博聞強記,善人心,通議政,兵行詭道,謀也。
——這人……怕真是個當朝極為驚世的鬼才。
——!
……
☆、5
那錦衣公子聽罷,眼中神色立時已是閃爍幾分,再翻著幾頁手中的《尉繚子》,便是又笑著說道一句,“你的書?”
這天下雖然總是不乏胸懷錦繡的鬼才。然而,既能著下手中這本天下的奇書,對謀政禮法之事侃侃而談的書生……這天下之間總是少見的。
——說是少見……卻只怕是,獨此一人才是。
卻只見那書生回眸瞧上他一眼,兀自翻著手中的書卷,卻是緩聲說道,“此書……非賣。”言談之間稍稍頓上片刻。
“那說來倒是有些為難的很了,”那錦衣公子沉吟片刻,便笑道,“我如今卻怕是不僅想買下先生這冊天下的奇書,還想買斷了一個著書之人,若由賣書之人估價,先生可知……當為價幾何?”
林子清瞧了那人一副笑意深淺不知的模樣,心下微動,思索片刻,腦中倏忽的念頭一閃而過,隨後……
——是否開啟系統?
——是。
——否。
——是。
林子清再仔細抬眼向著那男人頭上看去,便只見了……
人物:澹臺宇。
身份:少年天子
狀態:【微服私訪】
再緩緩瞧了那公鴨嗓子的白皮子臉的男人,
人物:小摺子。
身份:公公。
狀態:【隨從】
——是個……太監?
林子清:……
那錦衣男子尚還在笑意盎然的於他說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山野市集之中有哪有什麼盛世之景可供世人賞玩?又哪有這天下京都長安的風華來得好看許多?”
“不以年歲論成敗,先生大才,怕是小子言臺今生僅見。”說道了一半,卻竟是笑著想那書生彎下腰作了個揖,也是一番實在禮賢下士的君子的模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