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節:流行於湖南湘西和貴州樺桃一帶的苗族地區,每年的立秋之日舉行,為期一天。雲南苗族過不過趕秋節我不知道,覺得這個梗很合適就借過來用了,你們不要當真。
沒有啦~~啦啦啦~~且聽下回分解啦~~
作者有話要說:注意:本文CP邪瓶邪,有互攻向分上下部,不喜歡可以點右上角叉叉。苗族梗,採用雲南文山苗族、廣西苗族、海南苗族等各地苗族習俗,資料來自百度,如果有看文的苗族朋友發現與實際不符的,請告訴我我改正。
☆、第二章
趕秋節到了。氣氛非常活躍。
天才剛矇矇亮,淳大叔家的兩個十六七歲的女兒就開始打扮了。
穿上華麗的盛裝,把烏黑纖長的發一股股繞成優雅的形狀。綁好包上布帕,插上銀花簪、銀插針,戴上小藤銀項圈、銀壓領、銀胸牌,掛上銀耳附墜,串上銀手鐲,扣上圍腰銀鏈……最後戴上巨大的銀角。幾十件銀器戴下來,吳邪又被閃花了眼睛。同時又覺得:嘖,真重!
胖子在一邊笑眯眯的流口水,吳邪趕緊遞過去一張紙巾再給了一老拳。
盤龍大叔一看,這個和自己喝酒的漢人朋友還沒有打扮呢!這怎麼能討姑娘歡心!
於是叫來兒子,一個一個,推著吳邪和胖子換苗家衣服去了。
還別說,這純墨色的民族服裝一穿,吳邪立馬覺得自己不像個杭州人了。對著鏡子一照,有點小臭美的覺得:我吳邪也是個翩翩少年郎啊!
見他穿好出來,淳家的姑娘們都掩嘴笑著跑開了。吳邪哪裡知道,他整天待在店裡不大出門,膚色白皙。被黑色的苗服一襯,更顯水嫩。真正是粉雕玉面的娃兒似的,實在是勾人得緊吶!
正莫名其妙呢,就看見胖子可著勁兒的繃著,胸前的扣子都系不上,就那麼袒在那直喘粗氣。
“天,天真……胖爺我真的是要減肥了!”
“行行,這會兒是趕不上了,回去再說吧!”
減肥?說笑呢吧,至今為止,胖子都不知道說了多少次減肥了,可那“神膘”不還在那老實的待著麼?
時間不早,全部人都打扮好了,由淳家小夥子們帶著,吳邪一行也趕往場子。
不大一會兒,趕秋節就開始了。
首先,由穿著古老民族服裝的一男一女扮成“秋公秋婆”,在人們的歡呼聲中,分別擎著一個飽滿的玉米棒和一把金黃的稻穗,來到鞦韆架下,向人們報告一年的收成,祝賀莊稼獲得豐收。接著,青年人爭先恐後地湧上鞦韆。鞦韆架有10多米高,呈紡車形狀,有相互錯開的八架車輻,每架可坐一人。送秋人用力推動,鞦韆旋轉起來,越轉越快,人們發出陣陣歡呼。突然,送秋人用力頂住鞦韆橫木,鞦韆嘎然而止,上面的人紛紛往下跳。按習慣,最後被停在鞦韆上的人要高聲唱歌。而有的青年人有意停在上面,趁機用歌聲向戀人吐露心曲。
關於這一節日的由來,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相傳在很早以前有一個叫巴貴達惹的英俊苗族青年。他不僅聰明勇敢為人正直,而且樂於幫助別人,苗家人很喜歡他。巴貴達惹還沒婚配,媒人們絡繹不絕的來到他家說親,九十九寨的姑娘們都暗暗地愛著他,可惜的是他一直沒有中意的。他心中的姑娘在哪裡呢?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巴貴達惹正在山裡打獵,忽然他看到一隻老鷹抓著一件東西飛了過來,便彎弓拉箭將老鷹射下,仔細一看,原來老鷹抓的是一隻漂亮的繡花鞋。巴貴達惹想,能繡這麼漂亮鞋子的姑娘,一定聰明美麗、心靈手巧。巴貴達惹便決心要娶到這位姑娘。他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製造了一種可坐人的鞦韆,讓附近的姑娘們來盪鞦韆玩。這時,他拿著花鞋到鞦韆場去逐一核對,終於找到了這位美麗的姑娘,於是和她結為連理。
現在,巴貴達惹尋找姑娘的鞦韆則演變成了人們有趣的娛樂工具。
青年的歌聲一響起,就彷彿開啟了放輕鬆的塞子。蘆苼聲、笛子聲、歌聲,那叫一個熱鬧。
吳邪聽著歌看著舞,心裡也是十分激動。只獨自待了一小會兒就被眾人一起拉進了舞蹈隊裡。跟著其它小夥們的動作,時不時的弄錯手腳。吳邪手忙腳亂的跳著。姑娘們都吃吃的笑起來。
有一位姑娘似乎對吳邪有意,大大的眼睛直盯著吳邪。等了一會兒,似乎是到單人演唱?之類的節目了,那位姑娘就稍稍走前了一些,眼睛看著吳邪唱起了歌。旁邊的小夥們都很是興奮的鼓勵吳邪。奈何,吳邪是個實打實的漢族青年。根本聽不懂歌裡的意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