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4 頁)
有人報給曹操,曹操聽得哈哈大笑,道:“果然孩子心性,任是多嬌俏的美人,都比不過一盤點心。”
鳴閣裡學習的只剩下劉協和司馬懿、曹丕。
鍾毓雖然是最笨那個,卻也是最活潑那個,沒了他,鳴閣裡氣氛陡然悶了下來。
出了鍾毓私帶春宮圖進宮的事,鍾繇也不好意思,推辭了幾次太傅之職,被曹操拒絕,只得天天坐滿了時辰,連去隔壁休息都不敢去了。
鍾繇在一邊打著瞌睡,劉協拄著下巴想:曹丕那話……什麼意思?
今天曹丕提前進宮,先到清涼殿去請了安,和他一起過來鳴閣,路上忽然拉住他,小聲說:“司馬懿打皇上的主意,皇上要多防備那人。”
曹丕才十歲,怎麼就懂什麼叫做打主意?
而且有事也不怎麼說話的曹丕,怎麼想起來說這句話的?
上次鍾毓被曹操嚇得竹筒倒豆子,雖然被曹操攔住了後話,但劉協聽出來了。
一個鐘毓,一個司馬懿,是為了令他起“玩玩”的心思,才把春宮圖弄進宮給他看。
身份在這裡放著,司馬懿能奈何?
何況鍾繇一直在,沒有以前那麼自由,更加不可能。
曹丕還問他:“皇上不相信?”
劉協笑道:“你胡想些什麼?什麼叫做打朕主意?”
在比自己小的人面前說這些,任誰都不自在。
曹丕道:“皇上若不信,一會散了留我們去明湖賞花,只要皇上按臣說的做,一試便知。”
劉協覺得好玩,便答應了。
時辰到,鍾繇拜辭出宮。
劉協向司馬懿道:“仲達,與朕去明湖邊走走,秋菊開了一片,很是明妍。”
司馬懿應了,劉協對曹丕招手:“子桓也去。”
三人前前後後,從鳴閣出來,往湖邊去。
明湖邊有一片菊圃,季節合適,開得倒真好,早幾天黃門就剪了插到清涼殿裡去了。
劉協對什麼花啊、草的沒興趣,見菊花開得豔麗,將來意給忘了,對小黃門道:“叫尚食的人琢磨琢磨,這東西能做成糕餅嗎?”
小黃門傻傻地說:“皇上,這是養來看的,不是菜。”
劉協踹過去:“又沒叫你做,趕緊去問!不會做叫他們現琢磨!”
小黃門連滾帶爬跑走。
司馬懿在後頭道:“皇上的意思,養這沒用的花不如全換成可以吃的東西。”
不是沒聽出譏諷,劉協道:“菊花有什麼好看的?正該如此。”
司馬懿“呵呵呵”地笑,他笑聲總是很怪,幸好極少笑出聲來,太鍛鍊聽眾承受力。
曹丕道:“我父親常問我在宮中可有做得詩文,過幾天開賞菊宴,不知到時候皇上至否?司馬兄家中應該已接到請柬了,不知兄臺是否已備下好詩?”
司馬懿又“呵呵呵”笑:“從來不會!”
劉協見曹丕眼色,道:“仲達過謙了,不若這樣,朕累了,就在此小坐,你們去四處逛逛,一炷香後回來,各交詩文一首。”
司馬懿想推辭,看劉協命人備酒預備懲罰,只得往花叢裡去。
劉協坐在鋪了毯子的石頭上,拿著一塊雲花糕“吧唧吧唧”嚼著,香燃一半,曹丕從石頭後面冒出來。
劉協問:“你詩做好了?”
曹家的貌似都是牛掰人,尤其那個現在還沒斷奶的曹植——要是哪天聽說曹植噴著奶星子吟出一首詩來,劉協都不會奇怪。
曹丕道:“這種東西,閒暇玩玩便可,臣要跟皇上說話,就走回來了。”
“說什麼?”
劉協又拿一塊,這糕挺好,半鹹不甜的,正對他味。
曹丕瞅瞅劉協臉上,那沒全下去腮肉的兩頰又沾了點糕餅渣子。
看一圈周圍的小黃門和稍遠處衛士,還有慢慢走回來的司馬懿,曹丕點了點小腦袋。
附到劉協耳邊,曹丕道:“父親說了,皇上是我曹家的,既是曹家的,便也是我曹丕的。”
劉協吃驚看他,曹丕指向明湖揚聲道:“大雁!”
周圍人都看向明湖,曹丕飛快湊近劉協,咬了劉協的唇一口。
劉協驚得呆了,木愣愣望著。
餘光掃到司馬懿小跑起來,曹丕一不做二不休,又貼上去,把一條小蛇樣的舌頭鑽過去。
“咳咳咳……咳咳!!”
劉協回過神推開曹丕,嗆岔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