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3/4 頁)
比如,曹丕現在只怕對小皇帝是又愛又恨,又糾結又苦逼。
曹丕能夠到園子裡曬曬太陽的時候,偶然碰見荀彧,十分納悶——荀彧一向為人端正嚴謹,怎麼現在瞅過來的眼神那麼盪漾呢?
互相執過禮,閒侃兩句,各走各路。
臉一轉開,荀彧點點頭——憑著一腔熱血就敢跟曹操對著來,曹丕膽氣不錯,小小年紀甘心示弱,幾乎騙過所有人,這份心計城府,只怕他爹都及不上他。
可是這樣兒的曹丕被小皇帝耍了,荀彧很歡樂。
荀彧背後,曹丕低頭看看身上衣服,穿得好好的。
回屋瞧瞧銅鏡,臉上沒開花。
更迦納悶,是他病太久,眼睛出了問題?還是荀彧病了?
第一份探報,劉協略看了看就放開了。
第二份、第三份……直到第十份,並非每一份上面都會提到曹丕,那傢伙雖當著長樂宮衛尉,探子感興趣的畢竟只是長樂宮裡的“天子”。
十個不同的人,十個不同的關注點,只有兩個提到了曹丕,一個說“養病在府,未見”,一個說“衣袍,病容”。
寥寥數字,卻攪得劉協心裡頭又酸又甜,活像吃了一缸梅子。
瞧著那幾個字的眼神幾乎能把字從竹簡上摳下來,吃下肚子裡去。
明知劉協在看什麼,諸葛亮還故意問:“皇上?可是發現何處不妥?”
知情的另外三個在諸葛亮背後露出想拍人的目光——諸葛亮那脾氣,真的很招人拍。
劉協越關心,他們就越不用擔心這位皇帝陛下哪天又抽風。
心裡頭高興就罷了,還去戳~
劉協抬起手,袖子擋住嘴巴咳嗽一聲,把那露骨的眼神收起來:
“宣其餘人等上堂議事。”
片刻後,廳裡進來數十人。
荊州的一群,劉表率劉琦、蔡瑁、張允、蒯良、蒯越、呂公等人;劉備麾下關羽、張飛、趙雲、糜芳、孫乾等;又有呂布、陳宮、高順、曹昂(化名陳修,裝做陳宮的內侄)。
劉協出宮之前,只想利用曹丕,可經歷了半年的“生離死別”,現在心頭放著的人不知不覺中變得遠遠重於當初。
劉表劉備所奏,如果準了,只怕曹操惱羞成怒去翻舊賬,回到許都的曹丕便要完蛋。
可是不準的話,眼下就有一件事十分麻煩:
堂下站著的人未經封賞,議事不比別時,要按官爵高低來站,先不說劉備這樣沒有敕命官職的,諸葛亮往哪塞呢?
眼看下面站得亂七八糟,一個望一個,尤其是關羽和張飛,見呂布居然站在劉備之前,兩個好歹忍住沒衝前面來動手,但是那四隻眼睛瞪得溜圓,要不是呂布神經太粗察覺不到,只怕已經要內訌了。
不把這些人揉一揉,還是一盤散沙。
劉協把探報往案上一放,下面各種“眉來眼去”立即停了,都望上來。
劉協故意裝作不在意他們那種亂糟糟賣菜樣的站法,問劉備:
“皇叔,皇叔軍中可是缺一軍師?”
劉備頓時望向劉協邊上站的諸葛亮,諸葛亮也嚇了一跳——兩人都吃不準劉協要幹嘛。
劉備驚喜:乖侄兒你終於想起諸葛亮那是我的我的我的了~
諸葛亮暗暗心驚:事情敗露了!?要被髮配咩!?
劉協道:“朕在許都時,探得幾個忠心漢室的臣子,甚至還有曹操視同心腹的人,朕意,密詔召來荊州,而且當初跟著朕從長安至許都的臣工也不少,若能便宜行事,把他們召來,免得再出去年的事,這些臣子,與卿等一樣是我大漢柱石,朕不忍再見忠臣血盈於市。”
劉備大喜,想起被曹操拐走的徐庶。
諸葛亮鬆了口氣,忙助陣:“原來皇上不同意,是有如此想法,確實,朝廷眾臣還在許都,這些朝廷老臣,都是備受百姓士族擁戴者,民望既高,又是忠心漢室者。”
劉表道:“可是昭告天下,帝駕南下,朝廷忠心者必四海歸附,也是一樣的道理,臣請皇上三思。”
劉協道:“曹操兇殘,董承得了朕幾個字,別說是詔書,就是連起來的一句話都不是,被曹操滿門抄斬,如果詔命一下,曹操再無顧忌,後果不堪設想,朕實不忍……”眉心深鎖,眼圈發紅,袖手而坐。
劉備不忍道:“先使密探送信去,好歹救出一些,給大漢多留幾個中流砥柱也好。”
呂布道:“我先率軍攻他南陽一攻,若能取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