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3/4 頁)
四個正腦補那般如風雲際會一般的場景,反差太大,導致崩潰——
劉協笑道:“起來吧!”真是的。
四個這才走過這邊來。
話都說開了,也沒什麼好瞞的,劉協道:“今年上元節,朕借曹操在宮中大宴群臣的機會,挑釁了一下,曹丕怕朕會被他父親下手鴆殺,利用衛尉之便,把朕送出許都。”
再看他們,都規矩了。
劉協笑一笑,把曹丕的位置先說清楚,省的他們想些亂七八糟的。
不過孔學那話倒是有些意思,他身邊這幾個侍中,竟真的都是模樣出挑的,難怪他們多心。
要不,找找鳳雛龐統,糾正一下觀念好了~
但是……會不會又懷疑他重口?
要是曹丕在就好了,隆中找諸葛亮時若沒有撞上劉關張,何至於分離?
以曹丕的俊逸風雅、氣量文才,誰能做比?
大半年的忐忑心思,在這短短的一首詩裡安定下許多,至於其他,暫時沒有辦法去想。
沒過兩天,率水師駐紮襄陽的張允不知為了什麼跟蔡瑁鬧翻了,蔡瑁請旨要去替換張允,見過劉曄後,劉協以理由不足駁回蔡瑁所請。
關羽、張飛又上表,請去益州。
劉協算是知道猛將有多有用了,難怪劉備可以一再“復活”,最終鼎立三國。
寫信去勸完全沒用,封賞也一樣,無奈之下,劉協只有重新考慮親自去一趟襄陽的計劃。
“伯言。”
陸遜把毛筆飽蘸了墨汁,遞給劉協:“皇上可是擔心仍舊穩不住那兩人?”
劉協道:“不是擔心,是肯定,兩次上表均被朕按下,你覺得他們還會再次上表嗎?”
陸遜不瞭解關羽和張飛,搖頭道:“臣不知,但素聞此二人十分衝動,會不會一直不停的要求去益州?”
劉協搖頭:“不,他們很可能直接去。”
陸遜嚇一跳:“不可能吧!那可是越權行事!”
郭嘉反而附和劉協:“有可能,假如益州戰況不利,或者……劉備陷於危境,此二人必定棄皇命而從義兄。”
劉協提著筆,卻無法下筆寫信,嘆道:“真發生了,新野一丟,江陵和曹軍之間便只剩下襄陽一關。”
郭嘉忽然道:“關羽、張飛有勇而謀不足,臣請送陛下的信去新野,親自說服他們,到了新野後,也可以見機行事。”
劉協搖頭:“不,他們二人衝動起來,朕都喝不住,你去不去是一樣的,新野可以丟,朕卻不能失去你。”
劉協說句實話,卻把郭嘉給聽得激動了,坐到一邊去,窮盡心力苦思良策。
陸遜想了想道:“皇上,臣有一言想說,可是說出來怕會令皇上更憂心。”
劉協乾脆放下筆,看著陸遜:“什麼時候還學會忍著了?有話但說無妨,朕憂心,你們也憂心,說出來一起分擔罷!”
那邊甘寧和孔學也看過來。
陸遜道:“南陽一戰,曹仁以一萬對黃祖十萬,一天便奪下南陽,對外頭大臣們是個不小的打擊,兩位荀大人和黃將軍還好,久經戰陣看慣勝負,不以為意,可是其他人卻有點經不住這般挫折了。”
劉協皺眉,靠往後邊。
陸遜接著道:“近日早朝,臣在外邊看到很多大臣坐不安穩,下朝後三三兩兩聚頭議論不休,臣未聽到所議何事,可是想也知道一定擔心抵擋不住曹操……臣斗膽把他們的心思猜一猜——他們必會想,曹操如果戰勝,皇上或許是無憂的,但他們,尤其是從許都來的大臣們,唯有死路一條,南陽一敗,已使很多人風聲鶴唳起來,若是再敗,恐人心分離,荊州內亂!”
劉協盯著空白的竹簡,一時間被那後果震得沒法說話。
果然是陸遜啊!這等眼界!
劉協半晌才道:“這麼說,不止要安撫人心,還……不能再敗!”
陸遜低下頭研墨,他擔心了好些天了,本來怕說出來讓劉協更加灰心,忍著的,可是思來想去,孫權那時候將劉協困在商船上,那般逼迫,劉協都硬是沒露出半分沮喪的樣子,也正是因此,陸遜才決定投奔劉協。
那個時候決定了投奔,現在也該全心相信才是!
所以,陸遜說了出來。
劉協眉心不展,但仍舊沒叫他失望,這就足夠了。
甘寧猛跳起來:“既然關張二人靠不住,我去新野!皇上!讓我去換他們!!我要是敗了,但有一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