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4 頁)
那是,跟天子一樣屬性。
劉協—_—
看樣子,孫權不止個子長了,臉皮也見長。
劉協不惱,孫權十分高興。
劉協乾咳一聲,不提大事,只說家常裡短:
“你哥哥和周瑜還好嗎?”
周瑜就跟孫權的另個哥哥一樣,劉協這麼問,本來沒有其他意思,可是孫權忽然露出點怪怪的樣子來。
劉協頓時來了興趣——那兩個內訌了?按理說應該不會吧?那就是……相親相愛過了度了?
劉協笑得曖昧起來,看來老跟曹操吵架還是有好處的,曹操二皮臉的功夫出神入化,把劉協給鍛鍊得察言觀色十分厲害。
劉協這一笑,換孫權乾咳了。
孫權搞不懂,那些事情,劉協怎麼知道的?
孫策上了戰場,就跟蛟龍入海一樣,難有對手。
拐了袁術的十幾萬兵馬,本來數年才能建下的功業,兩年就成了規模,卻忽然沒了動靜,安守在江東一隅,屯兵養民起來。
劉協來到荊州,得知江東情況後一直想不明白,孫策那樣的性子,不乘勝擴張,屯的什麼兵?養的什麼民?
就是那個周瑜,也是個好戰分子,怎麼會甘心偏居?
可江東愣是安然過了三年,無戰。
不像孫策和周瑜的行事風格,倒像孫權會做的事。
劉協曾在酒醉後對孫權說“你哥哥孫策很厲害,他打的江山,打下來,他便被人暗算了,江山留給你”,有了劉協這話,加上有了救劉協出來的想法,孫權他……
他跟劉協知道的那個孫權,也不一樣了。
孫策和周瑜忙著征戰的時候,孫權窮盡了心思,想取而代之。
孫策為人豪爽不拘小節,對孫權又極是偏愛,久而久之的,被孫權找到下手機會。
孫策跟周瑜,一個主公一個臣子,在軍中好說,同塌而眠商議軍務,沒什麼奇怪的,可是回了廬江,兩個人還是食則同席,臥則同榻,形影不離得十分可疑。
孫權自己傾心劉協,已經帶上了有色眼鏡,眼瞅著兩個哥哥八九不離十就是那回事了,可那個短筋的大哥連自己本心都搞不清楚,還蒐集什麼曲譜,要去喬家給他自己和周瑜求親。
那一陣,周瑜嘴裡說著好,其實很憋屈,孫權常常見他坐在琴後發呆,一坐就是半天。
為了篡權,還為了這兩個人的“幸福”,孫權設酒局,下藥,把兩人送做堆了~
孫權他娘吳氏本來喜滋滋地,等著孫策自己去提親,結果,過了一陣,孫策不提這事了!
吳氏急了,問過幾次,越逼越急,最後,孫策豁出去了——
他這輩子,就跟周瑜過了,反正還有三個弟弟,傳宗接代不在話下。
差點沒把老孃氣死。
孫權兩邊勸,還發動江東一堆老臣一起和稀泥。
孫策英雄了得,跟孫堅像個十足,周瑜也一向被吳氏當做兒子看待,吳氏氣雖然氣,到底還是心疼的。
加上江東的土地,是這兩個同心協力打下來的,老臣們吃驚雖吃驚,竟然默許了,吳氏處置孫策、周瑜,有些開明的老臣怕出人命,還跑來勸。
勸來勸去,吳氏妥協讓步。
從那後面,江東的大權面子上還是孫策掌著,大都督也還是周瑜,但實際上的權柄,已經落到了孫權手裡。
孫策和周瑜不敢在吳氏跟前晃,躲去柴桑過日子,孫權只有在決計不定的時候,會問他們的意見。
雖說孫權動了手腳奪權,但孫策躲過暗殺,抱得美人歸,是倒黴還是走運,他自個知道就行了。
江東眾臣經過三年,看孫權處事穩當,已經準備聯名上表,請求換孫權來繼承孫堅爵位。
這時候,謠傳天子到了荊州。
劉表和劉備一連串的動作,孫策和周瑜傳信給孫權,建議他探探虛實,他就來了。
劉協問“你哥哥和周瑜還好嗎?”,就像在問:那兩口子還好嗎?打架沒?拌嘴沒?生子沒?一樣效果。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孫權險些亂了陣腳。
冷靜下來一想,江東也只有幾個老臣知道的事,劉協斷斷不會知道的,肯定是自己沉不住氣,表情異樣,惹得劉協想套話了。
劉協抖擻了精神,絞盡腦汁預備下套,套點八卦來聽聽。
孫權精神力倍兒集中,可不能叫劉協小瞧了他,嚴陣以待。
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