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2/4 頁)
心力想要保護,卻無能為力的例子嗎?
要長相廝守,唯有曹丕手裡有足夠的實力,僅僅眼前這點功績,自然遠遠不夠。
出去帶兵,不僅能手握兵權,而且還是建功立業最快最直接的辦法!
幾個侍中回來得早,防著劉協要提前回來,這時候得了訊息趕到屋外,都站住腳屏了氣。
劉協知道他們在外面,不止有他們,還有宮衛,還有退到外頭等著傳的一大堆黃門,那麼多的人,卻那麼靜,空洞洞的。
好一陣,劉協才道:“外面亂哄哄的,你先去善後,傳劉表、荀彧、陳宮、黃忠、劉曄他們來……”他聽不到自己的聲音,也懷疑曹丕是不是聽得到。
“……還有你父親,叫他也來。”
曹丕應了“諾”,起身快步走出,走得那麼快,好像連頭都不敢回——
曹丕身後,劉協緩緩地撥出口氣,望向頭頂宮燈,滿面無措。
要是沒有跟曹操杯酒釋嫌,劉協不會信張繡不是曹操派來的。
可是既然在殿上已經盡釋前嫌,劉協決意相信曹操。
荀彧是知道此事後最理智的人,看神情就看得出他已經理清了頭緒,不料一個最不應該也最不可能替曹操開口的人比荀彧先開了口。
陳宮道:“丞相不會想殺皇上,尤其是在現在!”
曹操如果還有幾十萬大軍,自己也沒有落到階下囚的地步,倒有殺劉協的可能。
但曹軍現在掌握在曹休和夏侯尚手裡,這是明著的,背後根本就是曹丕在控制著。
這對父子已經反目,曹操壓根不可能透過曹丕得到兵馬,這樣一來,劉協如果被刺,曹操沒有援助,也活不下去了,因為江陵城裡所有人都會想到是他殺了天子。
陳宮一通分析,條理分明,說完後,大家都點頭,是這個道理。
劉協把屋裡的人看一圈,嘆道:“卿等都明白,朕也明白,可外面不好說。”
尤其孔融那些大臣,本就抱著敵視曹操的態度,出了這等事,劉協雖然安然無恙,也足夠這個拼湊起來的朝廷掀起一場狂風大浪了!
荀彧聽到劉協這麼說,放心下來,但涉及曹操,不太方便開口,只好看著郭嘉。
郭嘉立有大功,已升任守宮令,仍舊在內府住著,方便皇帝差遣。
幾個侍中裡,孔學一直住府外,不在。
還有個甘寧因立下戰功出任水軍典軍校尉,搬出內府到營中去了,只剩下陸遜和陸績。
接到荀彧目光,郭嘉道:“皇上。”
劉協點頭:“奉孝有話便說。”
第一百四十三章
郭嘉這才道:“皇上遇刺,外面臣工和百姓都會想到丞相身上去,要是知道這個行刺者是丞相軍中一將官,更加難以洗清丞相嫌疑,依臣看,不如瞞下刺客身份,撲朔迷離也好過矛頭直指,這樣,就有時間可以查出餘黨及緣由。”
要是可以,劉協乾脆想瞞下整件事情,可惜這麼大的事情,怎麼瞞得住,只得道:“丞相,你可有辦法?”
曹操看看郭嘉,似有讚賞之意,然後對劉協道:“皇上,這件事,臣不好插手,讓廷尉查辦吧!”
劉協喊:“劉曄。”
劉曄站出來:“臣在。”
“這件事交你辦,黃忠和曹丕會協助你,要問什麼只管問,就算要問朕,也只管到府裡來問,務必在最短時間內查出結果!”
劉曄跪道:“臣遵旨。”
黃忠和曹丕也跪下接了旨。
“劉表。”
劉表躬身:“臣在。”
出了這等事,劉協也管不了劉表的面子了,直接道:“明日早朝,你擬奏本出來,選出合適人等充任少府,以後內府諸事由少府處置。”
曹丕不說,劉協就看不出來了?
以前的宮室道路寬廣,殿宇有臺閣,視野開闊,只要在宮門和要道設定宮衛,一切自然妥當,江陵州府雖小,道路狹窄曲折,死角多,盲點也多,還按舊制的人手根本不夠用。
劉表老了,有些想法難免固執己見,不直接說,劉表怕是還要按他的想法做事。
差點讓劉協送了命!
還有那些自作主張送進內府的侍女——
劉協略頓了頓,索性坦言:“在這裡的,都是朕的心腹之臣,朕也不想顧什麼面子了,直言告訴你們,朕對女人沒興趣!”
做皇帝這麼兇險,還顧首顧尾的,天知道什麼時候就沒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