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第1/4 頁)
雖是是宗室,可是為人溫和,父兄又都死在薊都,新求取的內室給他生了兩個娃娃,還在襁褓裡吃奶呢;你呢,和夏瑜成親七八年了,夏瑜無所出,你別說側室,連個內從人沒有,就公子謙這一絲血脈,往後數二十年,燕國公室幾乎沒能用的人了!外臣這裡,司徒冶被罷黜了,秦弼、秦開父子,向來是個八面玲瓏的,當年和公子白就不清不楚的。”
最後,孤竹存阿抿著嘴勉強平復了下情緒,道,“服人啊,再過二十年,這朝堂上下,還有幾個是你能使喚得動的人嗎?等你不在了,你的兒子繼位,他面對的,是一個宗室空空盡由內臣掌控的朝堂,到那時,這燕國,還姓不姓姬!”
說到這裡,孤竹存阿看著服人站那裡,不言不語,嘆了口氣,長拜施禮,對服人道:“師徒一場,言盡於此,我告老還鄉了,只有這最後一言,社稷和美人,服人你終是不能兩者都要的。”
言畢,不再與服人多言,孤竹存阿轉身上馬車離去,只留下站在這曠野荒郊的服人,遠望著那掀起一縷塵埃的車駕。
沒有攔住孤竹存阿,服人在那瑟瑟秋風矗立良久,最後駕車返回。
國君出城回城,守城將軍自然要出迎的,孫由已近被變相罷黜,此時負責城防的正是吳豹,眼見服人回城急忙下到城門口行禮迎接,服人看著甲冑在身行軍禮迎接的吳豹,目光不自覺的掃了眼吳豹身後的幾個軍官,俱是十分陌生。
夏瑜的幾個親信裡面,服人最熟悉還是杞燻,因為其人性情平和,即使與孫由也能夠較為順暢的共事,杞燻收下幾個親信的中級軍官服人倒還是熟悉,其次是齊呂,乃是其人向來老成穩重,糧草督送之事,夏瑜囑其較多,而吳豹和吳豹手下的人,服人卻是真的一點兒都不熟悉的。
眼見這似乎一夜之間就陌生了幾分的城門守軍,服人沒有說什麼,只是依禮讓吳豹起身,然後車駕繼續朝著燕宮返回。
回到宮中,走進國君的正殿,站在那裡,看著上首君座,服人沒說話。
轉身環視整個大殿,目光緩緩掃過這個比起薊都來小上不少也簡陋不少的國君正殿,服人突然覺得很是寒冷,一瞬間,服人似乎明白了為什麼為君主者依禮常常要稱孤道寡,這本就是創制這套禮儀的人本就明白,在這個位置上久了,本就是隻能是孤家寡人。
站在那裡,像石頭一樣一動不動,看著案几後自己往昔上朝時安坐的君座,服人就這麼站著,彷彿化成一節枯木,一塊岩石。
此時寺人射從外匆匆趨步而進,小心翼翼的問道:“君上,晚膳時了,今晚您是去國俌那裡,還是在燕寢?”
服人神色如石,不見喜怒,也沒有半分情緒波動,道:“在燕寢。”
所謂燕寢是儀禮所定國君平時居住的寢殿,正殿是用來上朝的,一般都很大,後面的寢殿房屋也很大,在這個年代這麼大的房屋要保持透光就要開很多窗戶和門,保暖就是一個大問題,所以正殿後面的寢殿其實根本不適合人居住,因此禮儀所定才會有國君平素起居的燕寢,其實就有點類似後世的書房,或者說紫禁城的養心殿之類的。
服人說在燕寢,就是在自己的地方用膳,現在是晚飯時分,某種程度上就代表晚上就在燕寢睡了。
寺人射領命而下,但方才欲退,就被服人叫住,只聽服人問道:“那個……阿瑜送來的叫方……方什麼的,還在嗎?”
寺人射一愣,過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服人問的是夏瑜送過來給服人做內從人的方木,很是小心的道:“方木還在,這幾日都在廚下幫忙。”
方木才被送來的幾日,服人似乎很不待見這人,也不耐煩見他,然後夏瑜也沒說要把這人收回去,沒辦法,寺人射就只有把方木安排在廚下,平時可以少在服人面前礙眼。
良久,服人道:“讓收拾下,今晚過來。”
寺人射眨了眨眼睛,好長時間才搞明白國君難句“今晚過來”是什麼意思,及至反應過來,幾乎是以為自己聽錯了,張口結舌。
呆滯良久,寺人射才面勉強行了個禮,道:“諾。”
隨著寺人射退去,又再次留下服人獨自一人在殿中。
服人緩緩的坐了下來,在大殿冰涼的地面上坐了下來,像小時候在鄉野間那樣,很沒禮儀的撒丫子坐法,堅硬的臉上沒有一絲一毫的表情,空空如也的心緒裡只有孤竹存阿方才說過的話在不斷迴盪“燕國宗室已經空!”,“後數二十年,燕國公室幾乎沒能用的人了!”,“再過二十年,這朝堂上下,還有幾個是你能使喚得動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