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第2/4 頁)
在集結了,運糧的大批輜重車已經先向燕國與中山國邊境進發。”
田舒揮了揮手,讓斥候探兵退下,然後眉頭皺的死緊,目中滿是凝重,間或劃過幾絲疑惑。
在一旁也聽了斥候探兵回報的江奪也皺眉,道:“燕國真的打算去打中山國?。”
田舒皺著眉頭,道:“前幾日邊境斥候傳訊,中山國首輔大臣公孫啟病逝,也許燕國覺得機會難得,想要趁火打劫”,說到這裡田舒又搖了搖頭,道,“不可能,姬服人不會這麼糊塗,阿瑜也不會這麼糊塗,中山國國內雖然混亂,打中山,贏一仗也許容易,可是燕國得不到多少好處啊,一戰滅中山國根本不可能,一戰不能滅,燕國就會與中山國結怨,燕國與中山國邊境相接,鬧翻了完全沒好處啊,這麼做唯一後好處的只會是晉國,畢竟晉國與中山國才是死敵啊。”
田舒想了半天,還是想不通,皺著眉思索著,而一旁的江奪見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已經朝著邊境運糧了,難道能是假的,那燕國也太有錢了,這麼浪費糧食也不心疼!?”
這個時代不比後世,有機械化的運輸工具,運輸糧草全靠馬車牛車等等的工具,而馬匹很多因為要在打仗裡作為士兵的坐騎,所以通常不會配備給後勤運糧的民夫,也就是說輜重運糧隊通常都是靠牛車,牛車的行進遠比馬車要滿,而在路途中,牛也好,運糧的民夫也好,也是要吃飯的,所以許多時候一旦糧草運到戰場上,可能路途上就要消耗掉四成甚至更多。
運輸糧草的艱難,歷代不絕於史書,也因此,後世劉邦點功臣時,蕭何為第一,劉邦以後,軍中凡是出色的將帥,對於朝中主蕭何事的朝臣,都是極為尊敬的,傳說中宋□□趙匡胤一次逛皇宮時,見到昔年為將時朝中主蕭何事的文臣畫像,詢問得知其人已經去世,以帝王之尊長拜之。
這是夏瑜那個時空的事情,江奪自然也不知,但同為軍中將,江奪也是明白運糧的艱難,這也是為什麼江奪聽到斥候探兵回報燕國已經向燕國與中山國邊境進發時,會感嘆燕國是在浪費糧食。
田舒聽到江奪的話,搖了搖頭,道:“不對,燕國現在的國土與狄人相接,買馬容易,我聽說他們的輜重隊都用馬車,運糧快,自然消耗就小……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燕國這樣作為,會不會是在佯動作假。”
江奪聽到田舒的猜測一愣,道:“這……難道他們連晉國都騙?我聽我們派在晉國的細作回報說,燕國已經派信使前往晉國,通知燕國使節,同意晉國的結盟條件,願意幫助晉國攻打中山國以作為晉國攻齊的牽制,這難道還是假的不成?”
服人跪在太廟之中,跪在燕國列代祖宗靈位之下,閉目靜靜祈求:祖宗有靈,保佑燕國收復故土,還於舊都,祖宗有靈,保佑燕國收復故土,還於舊都,祖宗有靈,保佑……
一遍又一遍,服人不知道跪了多久,祈求了多少遍,直到廟外鼓聲響起,服人才睜開眼。
從太廟裡出來,看到等在那裡的夏瑜,夏瑜也看著服人,道:“君上。”
只有這兩個字,多餘的夏瑜一句都沒多說,而服人也看著夏瑜,深吸一口氣,道:“阿瑜,這十幾年的臥薪嚐膽,在此一搏了。”
夏瑜神色淡淡的道:“我燕國必勝。”
服人耳邊聽得夏瑜的話,站在太廟的高階之上,俯視著下面清晰可見的燕國宮室,握緊了隱在長袖中的拳頭,神色堅硬狠厲,道:“必勝,必須勝。”服人吐出這句話時,目視南方,聲音裡有著說不會出恨意與決絕。
齊國,臨淄,上將軍府,有斥候一日三進,日日不絕於北地訊息,當最新的燕地探報送到田舒手中時,田舒噌的從案几後站了起來,不可置信的看著回稟的探報,道:“燕國國君親率七萬大軍征伐中山國,姬服人瘋了嗎!?”
愣愣的看著手中探報,還沒等田舒做什麼反應,就有上將軍府家僕匆匆而進,稟報道:“稟上將軍,老大夫回城了。”
田舒還沒等燕國國君親征中山國的訊息中反應過來,就被這突如其來的訊息弄得又一愣,上將軍府中家僕通常都稱呼田舒的父親田至為老大夫。
田至年紀漸長,但並未在臨淄致仕養老,而是仍舊在外任職地方大夫,田舒亦曾勸過自己的老父親不要再太過辛苦,但田至嘆了口氣,道:“老太師已經不在了,你父我無能,不能如老太師般匡扶朝政,鼎力田氏,只有去地方上,能夠給齊國百姓做點實事,你父我才覺得自己不算是老而無用。”
田舒聽到老父如此說,也不就不再試圖勸阻了,反而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