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3/4 頁)
戰讓齊國受創非淺,差點讓田氏覆亡,但若是能收攬這等賢士,這些過往的恩怨,倒是也可以放放,田襄自問自己的肚量還沒那麼小,便道:“這人是名為何?”
田趙氏目中有複雜的神情,良久,道:“夫主知道一個叫做申子離的人嗎?”
田襄的神色瞬時變了,他當然知道申子離,他不僅知道申子離,他還知道這人是晉國派到齊國的臥底,在坑了齊國之後還大搖大擺的回晉國當了大官,他還知道就是這人害的阿瑜……
看著田襄鐵青的臉色,田趙氏有一種果然如此的感慨,然而令田趙氏意外的是,田襄竟然漸漸將那簡直要化成實質的怒氣漸漸收了回去,面色恢復了平靜,淡淡的問道:“申子離?他不是贊成晉國燕國聯盟嗎?聽說此次晉國與燕國意圖聯昏他出了不少力。”
田趙氏神色間有淡淡的感概,道:“這世間有一種人,他們愛功名利祿卻不是僅僅愛功名利祿,而是享受為人上人享人所不能享華貴的感覺,這種人永遠不會滿足,永遠不會安於平庸,永遠唯恐天下不亂,這天下無戰事無紛爭了,他們這種人就沒用武之地了。”田趙氏頓了下,道,“我與陽虎關係不錯,離國前我去見過他,想他請教在齊國立身之法,他想我推薦申子離,我當時有和夫主你一樣的疑惑,然後陽虎對我說了剛才那番話,他說申子離從來不是一個甘於寂寞的人,他喜歡展示自己的才華,享受將天下人當做棋子自己做棋手的感覺,一旦在晉國朝堂呆久了,申子離很快就會覺得無聊,所以只要我去向申子離問計,只要時機合當,他會幫我。”
田襄沒說話,良久,道:“此人毫無忠誠可言,不可信。”
田趙氏淡淡道:“沒人說他可信,但他的確有用,他的計策十有□□都是有用的。”
燕國,薊都太子府。
孤竹存阿應邀來太子府,落座之後只見夏瑜,疑惑問道:“太子不在?”
主座上的夏瑜笑道:“太子掛心漁陽那支常備軍的馴良狀況,太子說要練出一支像樣的騎兵,所以趁著這幾日有空閒,就去漁陽了。”
孤竹存阿在心裡吐糟服人這個總是太過認真的性格,然後道:“不知內佐邀我入府,有何事相商?”
孤竹存阿不想和夏瑜繞彎子,所以有話直說了,而夏瑜也不喜歡搞貴族間詩歌場合然後隱晦的表達那種煩人的套路,也直說了,道:“太傅和申子離熟悉嗎?”
☆、第134章
孤竹存阿對夏瑜的突然發問有些詫異;道:“申子離?”
夏瑜道:“燕晉聯昏你知道嗎?”
孤竹存阿聽夏瑜提到燕晉聯昏;以為猜到夏瑜問話的意涵,稍微沉吟一下,道:“這兩年申子離幫了我們不少,我聽說此次燕晉聯昏也是申子離從中牽引,若想加快燕晉聯昏倒是可以從申子離處多使些氣力。”這所謂的氣力;其實就是錢財的意思,只是孤竹存阿沒說的這麼白。
夏瑜稍微靜默了一會兒,然後突然轉移話題;道:“太傅如何看我燕國貧弱之事?”
孤竹存阿一愣;沒想到夏瑜會突然轉移話題;微微皺眉;道:“內佐此言何意?”
夏瑜給自己倒了杯酒;神色很是平靜,似乎這些話他已經思索過很久,已經有了答案,所以此時即使說將出來也格外悠然,道:“燕國貧弱,要因之一,只怕是國內封君太多。”
孤竹存阿神色鉅變,下意識的看了看左右,夏瑜見孤竹存阿此時神情,倒是笑了,道:“這是我的內堂,你我的對話不會外傳。”
孤竹存阿看著夏瑜,似乎在猜測對方說這話的目的,看到對方平靜的眼神,再聯想到服人曾經與自己的那次深談,此時也多少明白夏瑜話中意涵,長嘆一聲,道:“這是個蜂窩,碰不得。”
夏瑜也沒去理會孤竹存阿的那點嘆息感慨,直接道:“我初入燕國時,對燕國上下了解不深,雖有所知,但難免流於表面,這兩年倒是知道的多了些。”轉了轉手中的酒杯,夏瑜,道,“燕國立國日久,從召公立國起便姑懸北地,國中貴族數百年繁衍生息,人數眾多,燕國國土遠不如楚國廣大,但封君數量卻幾近與楚國持平,甚至有過之,國君直屬封地日漸縮小,府庫入不敷出,燕國之弱,封君太多,權力太大,只怕是重因之一。”
孤竹存阿沉默良久,最後開口道:“燕國封君權重,君權不振,已經是累世舊患,其實燕國朝中不乏有識之士瞭解此中弊病,只是……哎……若是當真要產出封君,只怕忠凜如公伯厚,亦會反對。”
何止會反對,只怕到時朝中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