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4/4 頁)
”,傘兵的翅膀終於張開了。那一晚,艾迪索特的老俱樂部裡又是個狂歡之夜。
還有兩週是所謂“最後衝刺”的場地訓練以及一些閱兵佇列的潤色練習。第二十二週是“會操”,驕傲的父母們於是會驚訝地發現他們渾身毛病的小子變成了一個軍人。
列兵邁克·馬丁一直都被視為POM,也就是有軍官潛質的人,1981年四月,他去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學習,十二月回來授為少尉。如果以為榮譽光環就跟上他了,那他就完全錯了。
傘兵團有個三個營,馬丁被派到三營,那個營在艾迪索特,正好是企鵝模式。所謂企鵝模式就是每個營九年出三年或三年出一年去當摩托步兵。傘兵們全都痛恨企鵝模式。
馬丁排長受命帶新兵排,就是把他自己經歷的那些苦日子讓新人原樣來一遍。原本他可能就是留在三營當企鵝了,可遙遠的某地一位叫萊奧波爾多·加爾鐵裡的先生讓事情發生了變化。1982年四月一日,阿根廷那位獨裁者入侵了福克蘭群島。三營受命整裝待發。
一週後,受強硬的瑪格麗特·撒切爾之命,一支英軍特遣艦隊啟程南行,向遙遠的大西洋南端駛去,在那裡,時值南半球的冬季,怒海與豪雨正等著他們。
此次南行馬丁他們乘的是堪培拉號郵輪,第一站停在阿森松島,那是個大風淫肆、荒涼不毛的小島。他們在暫停下腳步,而在遠方,人們在作最後的外交努力——希望說服加爾鐵裡退讓或瑪格麗特·撒切爾收隊。辦公桌前的美夢還是破滅了。堪培拉號被遠征隊唯一的航母“皇家方舟”號翼蔽著,繼續啟航。
待局勢已明,進攻已不可避免,馬丁和他的人即被直升機從堪培拉號輸送到一艘登陸艦。郵輪上現代化生活條件沒了。就在他們乘海王直升機換船的那一夜,暴風肆虐,另一架海王墜入海中,上面的十九名特別空勤團隊員喪生,那一夜成為SAS組建以來損失最大的一夜。
馬丁帶著三十人和三營的其他部隊一起從聖卡洛斯水域登岸。出於安全目的,登陸地點距主島首府所在的斯坦利港有幾英里遠。傘兵們和陸戰隊員片刻不停,開始一場讓人精疲力盡的行軍,他們冒著大雨,跋涉泥濘,向東撲向那座首府城市。
他們的卑爾根揹包裡帶著全部的裝備,包重得就像多背了個人。阿根廷“天鷹”攻擊機的出現意味著他們要扎進爛泥裡隱蔽,但基本上來說,“阿根廷佬”關心的是近水的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