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了。但它只是削開頭皮,把他砸了個淺度昏迷。他倒在亂石間,傷口湧血。剩下的人都被帶走,去找等在外面的卡車了。
一小時後,七名英國士兵邊記錄邊穿過場院。邁克·馬丁要做個長長的報告——儘管他名義上是個翻譯,實際上卻是長官。他在統計死亡數,雖然他心裡也明白,有數十人,或者會達兩百人,埋在了地下。忽然一具屍體引起他的興趣。這個還在流血。屍體可不會流血。
他翻過那襤褸漢子。衣服不對。這是普什圖人的穿著。應該不是什麼普什圖人的禮物。他摘下自己的阿拉伯巾,擦擦那滿臉的灰垢。似曾相識。
當他抽出卡巴刀,一個觀望的烏茲別克人咧嘴笑了。要是這個外國人想找點樂子,幹嗎不呢?馬丁用刀割開那人右大腿處的褲子。
還在那裡,六針縫合留下的疤痕,那是十三年前蘇聯人彈片射入的地方。他這輩子第二次像消防員那樣把伊茲馬特汗扛上肩頭。
大門口,他找到一輛帶聯合國徽記的白色路虎。
“這人還活著,但受了傷,”他說,“頭部重傷。”
辦完事,他就登上了SBS的路虎返回了巴格拉姆。
三天後美國搜捕隊在Mazar的醫院找到這個阿富汗人並宣佈要審問他。他們用卡車把他運到巴格拉姆的空軍基地,不過是他們自己那邊。他到那兒後的兩天裡,就在臨時監房的地板上昏昏沉沉,囚室陰冷,帶著鐐銬,有口氣而已。
2002年一月十四日,第一批囚犯從坎大哈運抵古巴關塔那摩灣。這些人被矇住眼,桎梏加身,飢渴骯髒。伊茲馬特汗即是其中之一。
邁克·馬丁上校2002年春返回倫敦,之後在坐落於切爾西約克公爵營的總部特戰部門當了三年副參謀長。他於2005年十二月退役,臨走前跟一群朋友開了個party,有喬納森·蕭伯納、馬可·卡勒頓·史密斯、吉姆·戴維森、邁克·傑克遜,他們使勁要把他灌到桌子底下,結果失敗了。2006年一月,他買下漢普郡摩恩河谷待售的大屋,並於夏末時節開始把它修理成一座鄉間家宅。
聯合國後來的記錄表明Qala…i…Jangi有514名基地狂熱分子喪生,活下來的八十六人全部受傷。所有人都被送去關塔那摩灣。另有六十名烏茲別克守衛喪生。拉希德·杜斯塔姆將軍成了新阿富汗政府的國防部長。
****************
呼呼,回憶終於結束,下一章是Part 3,開始辦正事了。。。。
福賽斯《阿富汗人》008(2009…01…17 18:26:49)
Part Three 撬棍
第八章
撬棍行動頭一件事就是要給它找個掩人耳目的表面故事,以使工作其間的人也對邁克·馬丁或他將對基地組織的滲透一無所知。
挑中的“故事”是這樣的:這是盎格魯和美國針對中東毒品提煉廠的一次聯合行動,旨在應付由阿富汗罌粟造成、穩步日增的毒品威脅——這些精煉的海洛因正在滲入西方,毀掉人們的生活併為進一步的恐怖主義提供資金。
“本子”接下去是致力於在國際銀行層面切斷恐怖主義資金供應的西方已經迫使那些狂人傾向麻醉品這種完全現金形式的犯罪手段。
最終,儘管西方已經有了如美國藥品管理局和英國海關這樣的強力機構與麻醉品作戰,雙方政府還是批准了撬棍行動。這個單一目標的專門行動將準備在溫良恭儉讓的精妙外交辭令之外用地下力量突襲並摧毀某些國家的毒品提煉廠——這些國家常常是對那種交易睜一眼閉一眼漠然視之的。
撬棍行動的成員調來時會被告以具體工作,包括使用人類已知的最高技術手段監聽、監視,以求確定可能涉及的高職務罪犯、犯罪路線、倉儲庫、提煉廠、船隻、飛機。這樣,在行動中就不至於有新人提出異議。
這只是表面故事,它會一直保持下去,無論到何時,直至完全無用。不過米德堡那次會談後,西方情報系統肯定也不會把所有蛋都放進撬棍行動這一隻筐裡。他們將在其他地方繼續瘋狂而高度謹慎地尋找著al…Isra可能的所指。但情報機構們進退維谷。他們在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世界裡有許多線人,有些是自願的,有些是被迫的。問題是:在真正的頭腦人物意識到al_Isra為我所知以前,我們能跑出多遠?讓基地組織認為白沙瓦死掉的銀行家那個筆記本沒有洩露出什麼無疑是有好處的。這一點在該詞初次古蘭經學會的會談中已得到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