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頁)
,高一公尺,每一邊有二十公分。普通教授是在博物館的地下室,許多巨大的石棺之後,發現它的存在的。
這個發現,是十分寶貴的。
放在地窖中的許多巨大的石棺,早已引起了廣泛的注意,也是博物館定期陳列時,最能吸引參觀者注目的專案之一。
石棺來自各個金字塔,是正式棺木的外槨,都用十分堅硬的石頭製成,手工不是很精細,但自然都是貨真價實的古物。
普通教授對這些石棺也有相當程度的研究,他是兼任的博物館顧問。那次,他指揮著石棺的陳列行動,把許多具石棺,用輕巧實用的起重機,自地窖中吊出來,運到展覽廳去。
在這項行動告一段落時,他在一具石棺之後的一個牆角上,發現了那根石柱。
當他第一眼看到那根石柱之際,他根本沒有在意。因為在文獻中,沒有六角形石柱被發現的紀錄,而且,石柱的石質也不起眼,看來只是尋常的東西,教授只是好奇地去碰了它一下。
世界上的事,有許多,真正是由於湊巧才發生的。這時,若不是普通教授的手中,恰好有一柄小鐵錘的話,這根石柱,可能會再在這個角落中放置幾十年、幾百年,才被人發現它蘊藏著巨大的秘密。
教授手中的小鐵錘,本來是用來敲打石棺、鑑定石質用的。那時,教授一時之間,分辨不出那石柱的石質,他就順手,在石柱頂上,不輕不重地敲了一下。
他這樣做,全然沒有目的,只是順手的動作。誰知一敲之下,“啪”地一聲,便有一角石頭被敲了下來。
當時,普通教授著實嚇了一跳……那石柱雖然不起眼,但也有可能是價值連城的無價之寶,卻叫他隨手破壞了!他連忙四面一看,幸好沒有人看到。
發生了這樣的事,這石柱自然吸引了普通教授的注意。他湊近去看了看,看到那被敲掉了的一角之內,石質十分細密,和外面的一層,截然不同。
雖然事情很怪異,但也一望而知,外面那一層粗石,是經過十分精細的手工包上去的!
他是一個考古學家,自然有豐富的考古知識,也知道有許多許多極有價值的記載或寶物,被古代的人小心地保管,往往有極不起眼的外表。這石柱,是不是也是這一類,被隱藏了許多年的寶物?
一想到這一點,他不禁全身發熱,雙手抱住了那石柱,撼了撼……
這樣粗大的一根石柱,自然十分沉重,但這時,他正在負責搬運更沉重的石棺,自然要把石柱弄出去,也不是難事。
普通教授極力控制著自己的情緒,不動聲色,若無其事地把石柱搬上了車子。在完全沒有人注意的情形下,石柱到了他的工作室。
他用了一柄錘,輕而易畢就把六角形的石柱,外面那一層約有一公分厚的粗糙表面,完全清除。石柱看來仍然是原來的大小,石質十分細密,六個平面上,都有著十分精緻的淺刻……有四面刻的是圖形,兩面刻的是密密的文字。
普通教授看到那些文字,十分有規律,顯然是一種相當進步的文字。
人類的文字,從象形文字開始,不論是哪一類,都有一個相當類似的演變進步過程。
石柱上那些連普通教授這個考古系主任,也無法認出它來歷的文字,他雖然未能讀得出來,但是也可以看出,它遠比古埃及文字進步,也比古巴比倫的楔形文字進步。
這時,他心頭狂跳……單是發現了一種相當進步,而又從不為世人所知的文字,那已是考古學上的重大發現,是每一個考古學家,夢寐以求的考古成績!
如果可以譯出這種文字,那麼,歷史的奧秘會重現,那自然更是驚天動地的大發現了!
普通教授形容他自己在那時,由於極度的興奮,胸口竟然產生了一陣又一陣的劇痛,要接連做好多次深呼吸,才能使疼痛減輕。
他在肯定了自己看不懂石柱上的文字之後,心中閃過了幾個古文字學專家的名字,也準備把那些文字拓一些下來,去請教他們。
然後,他去察看那四面刻著的圖形。其中一面,明顯地,刻在石柱上的是太陽……和一些古代人描繪太陽的手法相同,可以說相當傳統。一共有十個太陽,由大而小,最大的一個,直徑有二十公分,最小的一個,只如乒乓球那樣大小。
普通教授一面看,一面迅速地轉著念:十個太陽,循序由大而小(或由小而大),那是什麼意思呢?許許多多有關太陽的傳說,都湧進了他的思緒之中。有關多個太陽的說法,使他想起了中國神話之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