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
這個實驗引發各界爭議,導致重大的負面影響,但也發人深省,它成為家喻戶曉的心理學實驗。當年,米爾格拉姆不過28歲,能有此創舉,確實令人訝異。他轉過身。看著他的鮮綠眼珠、淡紅嘴唇,你又說了一遍:“這是研究服從的實驗。”米爾格拉姆說:“沒錯。如果你沒發覺,事後也會收到我寄給所有被試的正式信函,告知實驗的真正用意。65%的被試和你一樣完成了實驗。在那種情況下,一般人的抉擇都和你的一樣,你無須愧疚自責。”
但你滿懷質疑,無法接受這番說辭。他騙過你,但你不會再讓他玩弄於股掌間。那天晚上,你在他的實驗室裡經歷的一切是任何言語都無法安撫的。你的雙手沾滿了他人的血跡,而你只是個聽命於他人的傀儡。
你確定你不會嗎
身為讀者,你也許會這樣想:會這樣做的人都是“別人”,也許是那個正要過馬路的陌生人,也許是鄰居親友,但絕對不是“你”。如果“你”有幸能在1961年6月那個平靜的夜晚,置身耶魯大學林斯利奇滕登樓的實驗室,“你”絕對不會那樣做。你也許是佛教徒、素食者,你也許輔導過問題青少年,為慈善公益團體捐過款。所以,不會是“你”。但我不得不說,“你”很可能也會那樣做。我們當中,61%~65%的人會遵照權威下達的指令行事,縱使這樣做可能危及他人性命,我們也會照做不誤。米爾格拉姆先後在耶魯大學與鄰近的布里奇波特市做過同樣的實驗,結果差不多。世界各地後續的相關研究也都證實這不是無稽之談。
不可能!你這麼慈悲為懷,關愛他人,絕對不可能!
“我努力工作,讓家人過好日子……唯一的缺點應該是工作太過投入。我常答應孩子做某件事,帶他們去哪兒玩,後來卻因為公司要我加班而食言。”“我喜歡我的工作、我的家庭,我有三個小孩……我喜歡在院子裡種花,還開闢了一塊地種菜,因為我喜歡新鮮蔬果。”這是米爾格拉姆請被試做的自我描述,這兩位被試完全聽從了主試的指令,對華勒斯施以了最高電壓的電擊。新鮮蔬果、美麗花朵,實在難以想像。
當時米爾格拉姆是耶魯大學的助理教授,實驗前曾做過調查,調查物件包括多位知名的精神病學家、耶魯大學學生、紐黑文地區的一般民眾。他請這些人預測,被試在他設計的實驗情境中會有何反應。所有被調查者的意見相當一致,都認為被試絕不會聽命施予電擊,就算會,頂多到150伏就會停止。聽到對方尖叫哀嚎,卻還逐一按下所有按鈕的人,必定是近乎病態的虐待狂。米爾格拉姆的研究發表至今已40餘年,人們似乎依然堅持“不會是我”。米爾格拉姆的實驗之所以震撼人心,或許正是因為它揭露了想像與真實自我之間的巨大落差吧!
服從實驗的源起
在米爾格拉姆之前,已有心理學家以服從為研究主題。用假電擊器,僱人假扮主試與被電擊者的這種欺騙手法,先前也有人採用。然而結合這兩項條件,進行系統研究的心理學家,首推米爾格拉姆。1924年,英國威爾士某實驗室研究員藍迪斯(C。 Landis)發現,他若堅持要砍掉老鼠的頭,71%的被試會照做。1944年,心理學家弗蘭克(Daniel Frank)發現,他只要穿上醫生的白大褂,不管要被試做出多麼奇怪的動作(如,倒立、閉一隻眼倒退走路、用舌頭舔窗戶),被試都會照做。
阿希
這些零星的研究不大可能對米爾格拉姆產生影響。一來因為他原本想研究政治學,所以在紐約皇后學院(Queens College)就讀期間,從未修過任何心理學課程,所以對這方面的文獻毫不熟悉。再者,個頭不高、能言善辯的米爾格拉姆,若曾受惠於人,一定會大方承認。他最推崇、感激的前輩首推社會心理學家阿希(Solomon Asch)。米爾格拉姆取得碩士學位後,到普林斯頓大學擔任阿希的研究助理。阿希當時正進行有關群體壓力的實驗。他發現群體意見會影響被試對線段長度的判斷。線段A明顯比B短,如果其他人都說線段A比B長,被試儘管錯愕不解,最後還是會放棄自己的想法。
當時,阿希已是社會心理學界的巨擘,至今仍享有崇高地位。當年不論身形、地位都略遜一籌的米爾格拉姆,不久之後,成就甚至超越了恩師。米爾格拉姆儘管推崇阿希,但認為阿希的實驗欠缺內涵。他和斯金納一樣愛好寫作,寫過劇本、兒童故事,喜歡引用英國詩人濟慈(Keats)、奧地利詩人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的詩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