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你開的一個玩笑嗎?要不要這樣做,由你自己決定。
你有可能見過,有的殘疾人所取得的成就,許多的正常人都為自愧不如。
羅伯特•;巴拉尼1876年出生於奧大匈帝國首都維也納,父母是猶太人。他自幼就患了骨結核病,由於家庭經濟不寬裕,病無法得到根治,使他的膝關節永久性僵硬了。父母為自己的兒子傷心,巴拉尼當然也很痛苦。但懂事的巴拉尼,儘管年紀才七八歲,卻把自己的痛苦隱藏起來,對父母說:“你們不要為我傷心,我完全能做出一個健康人的成就。”父母聽到兒子的這番話,悲喜交集,抱著他不知該說些什麼好,只是以淚洗面。
巴拉尼從此狠下決心,埋頭勤讀書。父母交替著每天接送他到學校,一直堅持了十多年,風雨不改。巴拉尼沒有辜負父母的心血,也沒有忘掉自己的誓言,讀小學、中學時,成績一直保持優異,名列同級學生前茅。
18歲進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學習,1900年獲得了博士學位。大學畢業後,巴拉尼留在維也納大學耳科診所工作,當一名實習醫生。由於巴拉尼工作很努力,該大學醫院工作的著名醫生亞當。波利茲對他很賞識,對他的工作和研究給予熱情的指導。巴拉尼對眼球震顫現象深入研究和探索,經過3年努力,於1905年5月發表了題為《熱眼球震顫的觀察》的研究論文。這篇論文的發表,引起了醫學界的關注,標誌著耳科“熱檢驗”法的產生。巴拉尼再繼續深入鑽研,透過實驗證明內耳前庭器與小腦有關,從此奠定了耳科生理學的基礎。
1909年,著名耳科醫生亞當•;波利茲病重,他主持的耳科研究所的事務以及在維也納大學擔任耳科醫學教學的任務,全部交給巴拉尼了。繁重的工作擔子壓在巴拉尼的肩上,他不畏勞苦,除了出色地完成這些工作外,還繼續對自己的專業進行深入研究。1910年至1912年間,他的科研成果累累,先後發表了《半規管的生理學與病理學》和《前庭器的機能試驗》兩本著作。由於他的工作和科研有突破性的貢獻,奧地利皇家授予他爵位。1914年,他又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金。
巴拉尼一生髮表的科研論文184篇,治療好許多耳科絕症。他的成就卓著,當今醫學上探測前庭疾患的試驗和檢查小腦活動及其與平衡障礙有關的試驗,都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
一個人如果下決心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意志的驅動力就會使他戰勝困難,心想事成,如願以償。
一個人在面對自已的時刻,就應該只看自己所擁有的,不應該去看自己沒有的。
有一個小女孩,自小就患了大腦麻痺症,這種病會使肢體失去平衡感,而且說話也不清楚,嘴裡總是念叨著模糊不清的詞語。
但這個女孩靠著她的頑強意志考上了美國著名的加州大學,並獲得了藝術博士學位。她靠手中的畫筆,表達著對生活的熱愛。
在一次演講會上,一個學生冒昧的問她:“你從小就長成這樣子,請問你怎麼看自己?”
她笑了笑,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寫下了這麼幾行字:
“我很可愛;
我的腿很美;
爸爸媽媽都很愛我;
我會畫畫;
……”
最後一句話是:“我只看我擁有的,不看我沒有的!”
一個小女孩能領悟到“我只看我擁有的,不看我沒有的!”,這是一種多麼豁達的人生態度。眼睛始終盯著缺憾,生活就沒有希望。沒有希望的人生又怎麼能讓人快樂呢?更何嘆實現夢想,取得成功。
有人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往一個玻璃杯裡放進一隻跳蚤,跳蚤立即就輕易地跳了出來。再重複幾遍,結果還是一樣。
接下來實驗者再把這隻跳蚤放進杯子,不過這次在杯上加一個玻璃蓋。:“嘣”的一聲,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蓋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沒有停下來,因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開始變得“聰明”起來了,它開始根據蓋子的高度來調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再過一陣了,這隻跳蚤再也沒有撞擊到這個蓋子,而是在蓋子下面自由的跳動。
一天後,實驗者開始把蓋子輕輕地拿掉,跳蚤並不知道蓋子已經去掉了,但它還是在原來的高度繼續跳。三天如此,一週以後,這隻可憐的跳蚤還在這個玻璃杯裡不停地跳著──它已經無法跳出這個玻璃杯了。
這個故事給人們指明一個道理:一個人如何認識自我,也就是你認為自己是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