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頁)
,一點也不像半個月沒喝水的樣子。
他好奇的問:“你已經半個月沒下山挑水了,難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嗎?”
朋友帶他走到廟的後院,指著一口井說:“這五年來,我每天挑水,做完功課後,都會抽空挖這口井。即使有時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
如今終於讓我挖出水了,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了,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練我喜歡的太極拳。
從上面這個故事在可以看出,無論什麼多忙都要擠時間去做有益自己未來的事,這對自己的取得成功是多麼重要啊!你在工作中或是公司裡所得的薪水再多,也只是挑水。而把握好下班的時間挖一口屬於自己的井,當你在以後的日子中,年紀大了,體力拼不過年輕人了,還是有水喝,而且喝得更加悠閒。
做什麼事情都講究時時效性,就是時間效率。時間的時效性最有力的體現是在機會上,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在現實這個金錢主宰一切的社會中,也許你只會認為“時間就是金錢”,但時間遠不止是商品和金錢,時間就是生活,是生命。因為時間是有限的,金錢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時間去追逐無限的金錢,結果只能受到時間和金錢的雙重壓迫。此外,錢可以再賺,商品也可以再造,可是時間是不能重複的。因此,時間遠比商品和金錢寶貴。
在已步入資訊時代的現實社會中,一個資訊就可以決定人的生死存亡。所以,你應形成對資訊的高度重視與敏感。無論在什麼場合,任何行業,機會都是均等的。在相同的條件下,誰能搶佔先機,誰就能穩操勝券。而搶佔先機最有效的途徑就是獲取並破譯有關資訊。
資訊具有特別重大的價值:即使在一個地方已經過時了的資訊,在另一個地方可能仍具有巨大的價值。
19世紀初,拿破崙和歐洲聯軍正艱苦做戰,戰局變化不定、撲朔迷離,誰勝誰負,一時很難斷定。後來,聯軍統帥英國惠靈頓將軍在比利時發起新的攻勢,一開始打得十分糟糕,為此,歐洲證券市場上的英國股票疲軟得很。
倫敦的納坦•;羅斯柴爾德為了瞭解戰局的走向,專程渡過英吉利海峽,來到法國打探戰況。當戰事終於發生逆轉,法軍已成敗勢之時,納坦•;羅斯柴爾德就在滑鐵盧戰地上。納坦獲悉確切訊息後,立即動身,趕在政府急件傳遞員之前幾小時,回到了倫敦。納坦•;羅斯柴爾德家族靠資訊之便而佔了先手,他們動用了大筆資金,乘英國股票尚未上漲之際,大批吃進。短短几小時後,隨著政府資訊的公佈,股價直線上升,轉眼之間,納坦•;羅斯柴爾德就發了一筆大財。
這就是捕捉資訊提前決策的金融技巧之一。
資訊來源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很少一部分來自獨家情報;更多的資訊是來自公眾,但這需要專門的收納、整理、分析,並且需要超常的破譯思維能力。
還有就是,在這個經濟時代中,賺錢的事是靠自己費盡心力才得來的,可以當你把握不準一個資訊,或一次事件,損失的事就往往在一瞬間便已造成。你一定慎之慎之。
有的人養成了懶散、拖沓的習慣,這是最浪費時間的行為。所以想要真正的讓自己為人處事具有時效性,就必須改正這些不良習慣。
一個經常沒有空閒,不會合理安排時間的人,是不會賺錢的人。要賺錢,首先得有賺錢的時間,而且在賺錢的過程中要合理使用時間,否則就等於白白浪費時間。人的一生是短暫而又漫長的,許多人成天忙忙碌碌卻無所作為。許多人整日沉溺於酒桌牌桌之間,日子被除數無端地浪費,這些人都不會合理安排時間,註定成不了什麼大器。
一個會賺錢的,會做事業的人,應該既是“大忙人”,又是“大閒人”。
之所以是“大忙人”,是因為他一直在辛苦地工作,為賺錢或做事業而忙碌。該忙的時候就要忙,否則就沒有效率。但是,“忙”與“閒”是相對的。學會“忙裡偷閒”,生活才是豐富多彩的。只有會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因此,這樣的人又是一個“大閒人”。
人生下來以後,就註定要死,不必對死畏之如虎。一個人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就意味著知道自己還能賺多少錢嗎?其實不然,只要你合理利用好時間,也許剩下不多的時間所賺的錢比你以前多幾倍的時間賺的錢還多幾倍。但是,對死的態度一定要客觀冷靜,一旦知道自己還能活幾年,就應抓緊這幾年時間去享受和賺錢。
賺錢和做事業都是為了享受,這是一個人之所以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