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1/4 頁)
很快嶽箏便舀了兩勺面,活了一個面劑子。
瞎婆婆聽著她叮叮噹噹地又在做什麼東西,便問道:“箏娘,光這粽子就夠吃了。再燒點湯就行了。”
嶽箏頭也不抬地答道:“沒關係的婆婆,我做的不多。是,我們那裡的一種麵食,您定是沒吃過的。”
瞎婆婆聽此,也不再說什麼。
小莫曲見孃親又忙了起來,跑過來要幫忙。
嶽箏笑了笑,要哽月無人的,當然得算小傢伙一份兒。
嶽箏找出了一個前兩天邦子來時帶的菜南瓜,決定用這個做主餡。
叮叮噹噹又一陣,嶽箏很快調好了餡料。
擀了兩個餃耳皮,再教一直盯著她做這種奇怪吃食的兒子怎麼做,見小傢伙馬上就像模像樣的包了起來,她便又手下如飛的去擀餃耳皮。
瞎婆婆支了火在灶下,也過來幫忙。
……
白嫩嫩的餃耳出鍋時,月無人已經無力地在外面喊了:“嶽娘子,飯食還沒好嗎?在下就快餓死了。”
嶽箏一邊盛餃耳,一邊回道:“已經好了,你洗洗手過來廚房吧,難道還要我端到外面餵你吃?”
男人無力地帶著剛睡醒時的絲絲粗啞的嗓音跟著響起:“我不介意啊!”
嶽箏聽聞,輕呸了一聲。
瞎婆婆搖了搖頭,怪嶽箏說話不注意。
嶽箏照顧著兒子吃餃耳時,月無人的腳步聲才漸漸趨近了廚房。
“請用”,嶽箏擺了一雙筷子到那個明顯單獨盛著的一盤餃子上,很客氣地說道。
月無人精神一振,把扇子插到後領上,兩步過來坐下,夾起餃耳一口吃下,須臾問道:“這是什麼吃食?”
嶽箏給兒子剝了一個雞肉粽放到他面前的小盤子上,這才回道:“餃耳,怎麼樣?”
月無人又吃了一個,點頭道:“挺新奇,很不錯。”
嶽箏笑了笑,“不錯就多吃點。”
月無人抬頭看了她一眼,心中微微波動,卻邪魅的翹了翹嘴角:“知趣!”
嶽箏白了他一眼。
月無人仍是笑,吃著又指使嶽箏給他倒茶。
嶽箏也不反駁,起身倒了。
既然你厭惡張姓的人,一會就讓你知道張姓之人大比你這月姓人強。
待到吃得差不多了,月無人面前只剩下兩三隻餃耳。
嶽箏開口道:“你知道這餃耳怎麼來的嗎?”
吃飽喝足的月無人又成了悠悠然然的樣子,喝茶的動作也徐緩習習地讓人賞心悅目。
“哦,還有什麼說法不成?”他感興趣地問道。
“當然了”,嶽箏回道:“在一個與我們容成王朝相距很遠的地方,有一個神醫,張仲景。他學醫時就抱著救死扶傷、拯危濟困的抱負,與人治病,至於窮苦人家,常常是半點藥費不收的。”
月無人喝茶的動作就那麼定著。
嶽箏似沒察覺他的異樣,繼續道:“張大夫看到百姓生活困苦心內感觸,有些窮苦人家在寒冷的冬天更是常常會凍爛耳朵。他發現就算是有上好的凍傷藥,也免不了這些凍爛耳朵的情況。後來才明白,窮苦人家沒什麼東西吃,才會如此輕易遭受凍寒。”
“於是他便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把許多零碎的菜包在麵皮裡,下到開水中煮,如此一來只用很少的面,便可做成一大鍋即可禦寒又可擋飢的食物。後來的人為了紀念他,就把這種食物命名為餃耳。而且,每年冬天最冷的一天,都要吃餃耳。”
嶽箏眼看著月無人由面色不佳到面含嘲諷再到毫不在意,一時間更加好奇他與張姓之人究竟有何仇怨。
見她停下了,月無人看她一眼,聲音帶起了那點寒涼:“怎麼不編了?編不下去了?”
嶽箏忙道:“我編這個東西有什麼好處嗎?而且你又哪裡見過咱們王朝有這種吃食?”
月無人冷哼一聲,嶽箏才察覺這個人是生氣了。
心情頓好,又道:“你知道嗎?在張仲景死後,後人還尊他為醫聖呢!”
瞎婆婆此時也道:“張大夫秉著一顆仁心,不愧為醫聖啊。”
月無人突然站起來,頭也不回地出了廚房,全身散發著我很生氣的氣息。
嶽箏揉了揉兒子的小腦袋問道:“兒子,解氣了吧?”
小莫曲不太清楚為什麼孃親說那些話會讓騙人叔叔生氣,不過還是很高興。
嶽箏以為月無人會氣極甩袖